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独占高枝 > 第131章

第131章(1 / 2)

“既然怕死,当初何必作恶?”裴序站起身,不再看他那副丑态,对赵管家吩咐道,“按家规处置。杖责之后,若还有命在,便逐出府去。从今日起,裴成与裴家,再无瓜葛。他的名字,从族谱中抹去。”

“不——!”裴成发出绝望的嚎叫,还想扑上去抱住裴序的腿求饶,却被两名健仆死死按住。

裴序径直走出偏厅,对身后的哀嚎与求饶充耳不闻。

处置结果很快在裴府内传开,上下仆从皆凛然屏息,再无人敢私下非议主母半句。菘蓝将此事悄声禀报给孟令窈时,她正靠在窗边晒太阳,神色平静无波,抬手轻轻拨弄了一下窗台边的兰草叶片。

君子不念旧恶,还好,她是记仇的女子。

裴序得知了三皇子意欲谋反,并未进宫面见圣上,他独身骑了匹骏马,借着夜色,直奔钟指挥府邸。

第116章宫变“愿你往后一切顺遂。”

正值暮春时节,京城一片繁花似锦。万寿节当日,城中张灯结彩,红绸飞舞,鼓乐喧天。各府邸门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街道两旁摆满了鲜花彩带,连寻常百姓家的门楣上也贴着祝寿的红纸条幅。早在数日前,各地封疆大吏便已陆续入京,为的就是替圣上贺寿。

宫中更是热闹非凡,太和殿内觥筹交错,丝竹悠扬。文武百官按品级依次落座,个个都是锦衣华服,春风满面。宗室队列的最前方,坐着三皇子,他一身绛紫色礼服,衬得人面如冠玉。面上挂着淡淡笑意,看不出半点异样。

目光时不时掠过前方空着的席位,那是为腿伤复发,未能出席的二皇子所设。每当视线扫过那个空位,他袖中的手就不自觉地攥紧,指尖深深陷入掌心。

宴至酣处,席中几位官员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目光隐晦地瞥向三皇子的方向。

“三皇子怎么还在京中?不是已经封了雁门郡王,该就藩了吗?”一人压低声音,向身旁的同僚询问。

“听说是要为圣上庆寿,特意请旨留京几日。”另一人回应,却又忍不住补充道:“只是这雁门……实在算不得什么好封地。”

“听说前些时日静妃娘娘那事……”

话音未落,便被旁人以一个警告的眼神制止。有些话,不必明说,彼此心照不宣。

虽说皇帝已经严令封锁了那日家宴的消息,但人多嘴杂,总有些风声传出。这些人精很快就将三皇子的封地安排与那些零星传言联系起来,将真相猜出了个七七八八。

“为了一个尚未出世的婴孩,这般薄待已成年的皇子,圣上这步棋,走得有些冒险啊。”一位老臣在心中暗叹,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夜色渐深,烛火摇曳。皇帝揉了揉眉心,脸上难掩疲态。福公公见状,连忙上前,弯腰低声道:“陛下,可要到偏殿歇息片刻?”

皇帝微微颔首,在福公公的搀扶下悄然离席。

偏殿内熏香袅袅,皇帝在软榻上闭目养神。福公公悄无声息地退下,预备去为主子端一碗醒酒汤来。

半梦半醒间,皇帝忽然被一阵脚步声惊醒。这脚步声很重,踩在青石板上咚咚作响,与福公公那轻柔如猫的步伐截然不同。他心头一跳,立刻睁开眼睛。

“何人在外?”皇帝坐直身子。

门被推开,齐景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独自一人,面上带着一种奇异的神情,既像是恭敬,又透着几分压抑不住的激动。

“儿臣参见父皇。”齐景躬身行礼。

皇帝心中一沉,“景儿不在前殿饮宴,来此作甚?”

齐景直起身,缓步上前,在距离御榻几步之遥处停下,笑着道:“儿臣特来请父皇下一道诏书。”

他看着皇帝瞬间绷紧的身形,笑容越扯越大,“立儿臣为太子的诏书。”

“荒谬!”皇帝心知不妙,站起身,高声喝道:“禁卫军统领何在?护驾!”

殿外一片死寂。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门再次被推开。禁卫军统领李将军大步踏入,手中提着已经昏迷不醒的福公公。老太监被随意扔在地上,像一块破布。

李将军面无表情地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陛下,禁卫军在此。”

皇帝的脸色终于变了,他死死盯着齐景,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你......你竟敢谋反?”

“谋反?”齐景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大笑起来,笑声在殿宇中回荡,“父皇,这都是您逼儿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