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霏道:快走。我就送到这里。
后头三人各自骑马正对他们而来,青跃将手中牵的一匹松开,思霏蹬鞍上马扯住缰绳,燕姒撒开荀娘子的手,紧跟到马前,从腰间取下荷包举给思霏。
拿着!你的方子。
思霏俯身从她手里接过荷包,塞进自己袖袋中,看着她的眼睛,说,小瘸子,接下来的路,靠你自己了。
虽说相逢短暂,二人之间不过一场交易,但燕姒对这人是怀有感激的。她朝思霏行了欠身礼,说:大人此去小心,有缘再会。
思霏双腿一夹马腹,驱马奔走。
燕姒目送着她一行人离去,听到她在马背上喊:麻烦精!别再会了!
第12章驿站
◎燕姒心中复杂,一时难以言喻。◎
树干上的拴马绳被解开,荀娘子等燕姒和泯静钻进马车,自己动作娴熟地坐到了车架上,调转方向,要往燕姒他们来的路走。
马车打转,燕姒从车里冒出半颗头,问她,阿娘,我们往哪去?
荀娘子消瘦的背影挺得直了些,答说:抄小道,去东北方向的望乡码头。
马车上多出几个行李,泯静动手翻了翻,是他们离开周府时,她收拾的,里面有荀娘子攒下来的银钱,和寻常衣物。
娘子。泯静取了厚斗篷,起身从后面给荀娘子披上,又坐回去。
荀娘子说:想问什么?
燕姒摸着尚有余温的钱袋,说:她想问阿娘,澄羽出了什么事。
驾荀娘子勒着缰绳驱马,大声道:昨日守备军以潜逃疑犯的名目扣下我们,后来移至城西一家小驿站,并分开关押,这时我方才知,他们是冲你来的。
燕姒捏了把汗,后来呢?
为首的人要套出你的下落,对我还算客气,但澄羽那孩子怕是吃了苦。中途我有设法出过屋子,外边看守太严,只能静待时机,直到有个小伙子潜入,我看到你的绢钗,才敢放心跟他走。
那小伙子便是青跃。
燕姒全神贯注地听着,点头嗯了一声。
马车从荒林中穿梭而过,前头没了路。荀娘子仿佛对这一带很熟悉,她稍微放慢马速,扯紧一边缰绳,让马车在路口堪堪拐弯,绕进了更深的松柏林。
我获救后,跟他在一条窄巷藏身,等来他同伴,那姑娘受了伤,澄羽在她背上人事不知,当时雪已停,我们逃得仓皇,掩不住行踪,她说后头有人来追,四人目标太大,要将澄羽安顿在郡里,先送我出城。
燕姒盯着荀娘子的背影看了会,思索片刻,问:那姑娘伤得重么?
腹部中刀,流了许多血,因此耽搁一阵,等她处理好伤口,我们才出城。荀娘子要辩认前边的路,不好回头看她,你难道怀疑她故意受伤,只为丢下澄羽这小子?
燕姒蹙眉,道:说不上来。
一切看上去顺理成章,她心中却有一团乱麻,总觉得此事蹊跷,可左右想不出头绪,抓不到那奇怪的点究竟在哪处。
静默片刻,荀娘子颇有些语重心长地道:四儿,莫要再想了。救我们出来的人不管是何人,从此后形将陌路,我们乘船南下,去过那自在逍遥的日子。
松柏林边有鸟类扑腾的动静,跟着是雪堆从枝头坠地的轰然,夹杂几声鸟叫,燕姒听清了,她在倒退的夜色中回想。
荀姑娘没有名字。
荀娘子说她出生在四月,生下来抱到怀里就喊四儿,四同姒,念起来倒是一致。
起初燕姒听到这亲昵的称呼,很有些无所适从,毕竟前世的她,跟前没有生母溺宠,有的只是一个公主的尊称,或许,连她父王都不记得她叫作姒了。
后来,荀娘子每日喊,燕姒便渐渐适应。如今她不是奚国公主,也不会做忠义侯府的于小姐,她们离开响水郡,从此山高水阔,她只是荀娘子的四儿。
燕姒住了口,不再问了。
她依旧靠在马车门扉上,耳边是车轱辘欢快转动的嘎吱声。风来得轻,抚起她额前碎发,挡住了眼,她抬手将碎发拨开,眼前的小道逐渐变得开阔。
她们一路畅行,后头没来追兵,前方不远出现星星点点的渔火。
荀娘子长出一气,说:这处码头偏僻,走的都是些穷困乡民,夜里没有船,咱先在前面的小驿歇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