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霏点了下头,他便又转身走了。
燕姒问:何时安排好的?
思霏将折断的枯枝叠在一起,筑成小山,答说:晚饭后。
既然备了马,还要马车作甚?燕姒看着她手边动作,明知故问。
自然是送佛送到西。思霏说着从怀中摸出火折子,单手欲挑面纱,燕姒僵坐着,视线微妙收紧,对那面纱下的脸生出了好奇。
这一天过得跌宕起伏,燕姒并不知为何会对思霏的模样生出好奇,明明她们的交情,根本不到需要记住对方的份上,她却没来由地期待,想要一睹思霏真容。
她自顾盯着人看,不想思霏倏地顿住手,凉悠悠说出三个字,转过去。
被发现了。
燕姒莞尔一笑,说:看看又不如何。
不如何还为何要看。
思霏说完见燕姒仍不动作,便自己扭过身去,吹燃火折子后才转回来,将其伸入柴火堆下的空隙中,火苗慢慢窜高,枯枝受热噼里啪啦地响起来。
伶牙俐齿。燕姒有些失望地说。
彼此彼此。思霏揶揄回去,搓手烤着火,你若是冷,就坐过来些。
她倚于车门没动,再往外坐,就要淋着雪。两人一个蹲在马车下,一个坐在马车内,看似离得近其实有不少距离。思霏说得对,根本没必要看。
过了会儿,思霏起身绕开火堆,跨前两步朝燕姒怀里扔来一物。
燕姒睁眼低头去瞧,是个兔皮缝的小钱袋,有她半个巴掌大,她拾起端详,隔着毛茸茸的钱袋感到里边发烫,正欲拆开来一探究竟,思霏到先开了口。
不用拆,是我装香用的铜匣,里头搁了红炭,能烫上一阵子。
燕姒听着思霏不冷不热的话,忽而觉得她这股子别扭劲儿,说不出的有趣,教人忍不住想说点什么来逗她。
大人对我体贴尽心,我都要有些感动呢。
犯不着。怕你伤寒不愈,再指使我干这干那。思霏话毕,人已退回火堆边。
燕姒料定思霏能将人救出来,思霏的言行举止,无形中透露出的泰然自若,都能令她此刻安稳。人一旦对环境感到了安稳,就开始疲懒,她抱着暖手的毛茸茸,迷迷糊糊地打起了瞌睡。
离城后没有打更人,雪夜里分辨不出时辰,风雪呼啸声中,依稀有浅重不一的踢踏,似乎是白屿牵了两匹马,系在了一旁树上。又不知道具体过了多久,道上传来疾驰马蹄声,燕姒睡得不沉,被这响动闹醒。
到了么?她揉揉眼睛,整个人清醒了过来。
思霏负手站在马车前,说:到了。
雪已停,林子尽处奔来两匹马,前头骑马的人打着火把,后头则是两人共乘一骑。燕姒推醒泯静,急不可耐地下了马车,接住思霏递过的灯笼,一同去迎。
打火把的是青跃,驱马未停,错过她二人,奔着自家主子复命去了。
阿娘!燕姒小跑上前。
随后,荀娘子被穿夜行衣的女郎扶下马,母女俩总算是见到,手紧紧握在一起,荀娘子激动得双眼泛泪,颤着嘴唇,说:谢天谢地,总算有惊无险。
燕姒正要应声,泯静咦道:怎么没见澄羽?
荀娘子面色凝重了一瞬,左右看看燕姒和泯静,道:此事说来话长,等到了方便的地方再细说。
燕姒略作思索,点头转身,三人同往马车处去。
荀娘子这才注意到燕姒手里没有竹仗,诧异地说:你的腿,竟能走稳了?
燕姒心里喊倒霉,本没想过思霏会好人做到底,人送出了城还替她们备好马车,早知她就不急着给自己扎那几针了。
是遇到一位有些本事的郎中,给我治风寒,顺手之举,勉强走得稳。
她正心虚地跟荀娘子解释,思霏疾步往她们这边来,边走边问:你们谁会架马车?
燕姒茫然摇头,泯静也茫然摇头,荀娘子一咬牙,说:我会。
好,立刻走,后头有尾巴,我们去将人引开。思霏的话是对荀娘子而说,视线却落在燕姒脸上。
燕姒闻言一惊:有追兵怎么不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