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岚清一愣,但皇帝的目光已然投射过来,她只得照实回答:“儿臣犯了大错,不敢再使母后为此忧心。”
“是人都会犯错,找个时间去看看罢。”
周岚清不敢不从:“是。”
她虽这么说着,心中却不大痛快,只因她的母后其素以为女子不宜习男子之事,更何况干预政事这么严重的大罪。若是她知道周岚清的所为,恐怕必益加愠怒,责备难免。
想至此,她不由得在心底暗暗叫苦。
此时,一旁的海顺公公提醒道:“皇上,该上朝了。”
周岚清巴不得结束这煎熬的谈话,皇上微微一示意,她就立即起身退了出去。
出了御书房,周岚清长舒了一口气,才发现背后已然冒出了不少的冷汗。
随即她掩上面纱,急速往另一条小道折进去,行过几处曲径通幽,调转数回,及至尽头,忽睹皇城侧门赫然在望。
恰逢有几个侍卫正巡逻,惊得两人瞬间缩了回去。可到底是动静大了些,引起其中一个侍卫的注意,其立即大喊:“何人于那处!”
见无人出来,便与后边几人使了眼色,径直往两人的方向跑来。
周岚清一颗心随之吊了起来,就当她要往回跑的时候,却听见那些侍卫的脚步停止,
随即越传越远了。
意想之中的情况没有发生,周岚清从拐角处微微探出头来,才发现四面八方的侍卫都往宫门冲去。
忽闻蹄声急促,如雷贯耳,自远方滚滚而来,渐近渐响,其势汹涌,不容片刻忽视,瞬间划破周遭之宁静。
紧接着侧门轰然开启,一骑绝尘而出,其上乃是一少年郎,衣衫褴褛,风尘仆仆,斑斑血迹显现于衣角。
周岚清不由得静立凝望,见那少年骏马飞驰,身影由远及近,心间忽生恍惚,似有故人重逢之感,可细思之下,记忆的痕迹却朦胧不清。
面对周遭众人之围堵,非但未显丝毫怯意,反而眸光如炬,策马扬鞭,更添几分决绝之色,嘴中还高呼着什么,周岚清仔细一听,只闻到:
“避让!副将霍云祺,八百里加急!”
作者有话说:
----------------------
作为新人作者的第一本书,字里行间难免透露几分稚嫩,感恩包容,感恩一切点进来观看的读者朋友们,若此书的设定恰好符合你的点,不妨往下读吧~相信剧情慢慢展开后不会令你失望~每一个点击和收藏,都是作者往下书写的动力~再次感谢读者朋友们的支持
第2章引兵救援
周岚清因对方口中的人名而愣住,只因自己的皇姑母,也就是霍云祺的母亲去世后,便再也不曾见过他,说是之后便一直跟着其父镇国将军呆在北疆,守着一方国土。
一瞬间,孩提时那张有些畏畏缩缩的小脸,时常跟在自己身后的尾巴,为自己与二哥相互对峙的身影,皆在此时涌进了她的脑海。
直至最后,那拉着自己手依依不舍告别的男孩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方才马背上尚存杀意的少年。
与此同时,对方于百忙之中也感觉有一道炽热目光,不由自主间,神思稍分,竟侧目直直往这边看来。
周岚清未曾料其有此一举,猝不及防,使得两眸瞬间交汇,犹如星辰碰撞,恍若隔世。
所幸少年未作他顾,仅匆匆一瞥,立即直奔那百官聚集的金銮殿。反观周岚清立于原地,心潮难平。
下一刻,周岚清立即就意识到如今北疆的局势已然不再可观,要不然,也不会让身为副将军的霍云祺不辞千里回京请求支援。
一声急切的低语让她回过神来,转过身去,立在身后的人正是桃春,此时正神情紧张:“殿下,方才听海顺公公说,皇上调了好几个新人,说是要给咱们添人手,此时正往明善宫去呢。”
这分明是皇帝派过来的眼线,周岚清不由得蹙紧,若是让她们发现自己不在宫中,想必又有麻烦事。
立在原地,脑中开始飞速运转,很快她伸手抓住桃春的衣袖,吩咐道:“桃春,你去祖父那里,告知表哥如今皇兄有难处。”
只见她眸光流转,又补充道:“你让表哥去运作,就说是霍家军的事情,他会明白的。”
说罢,又将头往外边探去,侧门因为霍云祺的忽然闯入而全部前去支援了,如今空无一人。
“要快,知道了么?”
桃春点头如捣蒜,接过周岚清递过来的信物,也不多话,一会就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