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南城儿女[年代] > 南城儿女[年代] 第161节

南城儿女[年代] 第161节(2 / 2)

李兰之听得心惊肉跳:“怎么就闹得这么严重?一大家子住着,哪能分这么清楚?”

钱母附和道:“可不是嘛!”要我说就是志谦媳妇太霸道了,洗衣机买回来不就是大家一起用的吗?要这么分的话,那还是一家人吗?”

“后来呢?姜珊不是有三个哥哥吗?没来闹事?”李兰之追问道。

钱母摇摇头:“来了是来了,可没敢闹。你是没看见志辉媳妇她二哥带的那帮人,一个个凶神恶煞的,谁敢惹啊!昨天志谦就带着一家子搬出去了。”

“搬出去了?”李兰之有些意外。

“听说是搬到石油公司的宿舍去了。”钱母补充道。

李兰之长叹一声:“分开住也好,不住一起矛盾少了,至少兄弟情分还能保住。就是没想到咱们这栋楼里,最先分家的会是苏家。”她话锋一转,“对了,服装店那边怎么样?常欢和广安没偷懒吧?”

提起儿子和准儿媳,钱母顿时眉开眼笑:“勤快着呢!天天准时开门,生意也不错。”

听到这里,李兰之总算放下心来。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家常,她才拎着行李往家走去。

刚走到十八栋楼下,远远就看见罗晓雪蹲在乔木树下,仰着脑袋不知在看什么,走近了才发现,她脸上还脏了一大块。

“晓雪,看什么呢这么入迷?”李兰之轻声问道。

罗晓雪转过头来,脸上绽开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婶婶,我在看知了呢!它们叫得太吵了,吵得我和宝宝都睡不着午觉。”

她说着,还轻轻拍了拍自己隆起的肚子。

李兰之看着她清澈的眼神,又瞥了眼她明显凸起的孕肚,心里不由一阵惋惜,这么个单纯的好姑娘,怎么偏偏是个傻子,她往屋里瞅了一眼问道:“你婆婆呢?在里头吗?”

罗晓雪摇摇头:“婆婆不在家。”

李兰之从怀里掏出手帕给她擦了擦脸,又叮嘱道:“天这么热,在外头待久了容易中暑,快进屋去吧。”

罗晓雪虽然心智像个孩子,但最是听话乖巧,她点点头,蹦蹦跳跳地回屋去了。

今天是周日,工厂休息,可刘秀妍却不在家,直到晚上李兰之去苏家送些点心,才知道她是去石油公司看孙子了。

刘秀妍虽然不待见大儿媳姜珊,却把大孙子嘉瑞当心肝宝贝疼,自从苏志谦一家搬出去后,家里就剩她和罗晓雪婆媳二人,她得空就往石油公司跑。

想起江起慕的提醒,李兰之对刘秀妍说:“我有个亲戚说这两年粮价一直在涨,担心后面会更贵,让我趁现在多囤些粮食,以免后面抢起来买不到,我打算明天去买些回来,你要不要一起去?”

刘秀妍听完,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她:“兰之啊,你都这个岁数了,怎么还这么容易听信谣言?现在又不是六十年代那会儿。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广州城里大商场开了那么多家,连外国货都能随便买,怎么可能买不到粮食?就算涨价,顶多也就是贵个几分几毛的,政府还能眼睁睁看着我们老百姓挨饿不成?”

李兰之没想到自己一番好心的提醒,却换来一顿数落,心里顿时很不是滋味,她也不想多说什么,放下点心便转身走了。

从苏家出来,她心里还憋着一口气,本想直接回家去,刘秀妍都这态度,谁知道去朱家会不会也碰一鼻子灰?

可转念一想,若真如江起慕所说粮价大涨,到时候买粮食得多花不少冤枉钱,这些年常家遇到困难,朱家都是第一个出来帮忙,不提醒一声实在说不过去。

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去跟朱六婶说说。

朱六婶是经历过饥荒的人,最明白粮食的金贵。

一听这话立即点头:“是这个理!明天我就跟你一道去买些粮食回来囤着,就算后面没涨价,横竖都是要吃的,总不会糟蹋了。”说着她四下张望一番,压低嗓门道,“不过这话可不能到处说,当心有人告你造谣生事,到时候居委会找上门就麻烦了。”

李兰之会意地点头:“六婶放心,除了你们几家相熟的,我绝不往外传。”

晚上吃完饭,李兰之委婉跟常欢说了物价上涨的时,让她提醒钱家可以多囤点货和粮食,钱家是开杂货店的,囤了货就算物价没上涨,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常欢这会儿躺在床上,睡得四仰八叉,随口应道:“知道了,我明天就跟广安说。”说着就抱怨了起来,“原以为当老板多自在呢,想干就干想歇就歇,哪知道比给人打工还累!”

这跟她当初想象的截然不同。

她曾以为,自己开店当老板就能随心所欲,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结果每天天不亮就得开门,忙到深夜才能打烊,连个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起初她觉得每天都能试穿不同的新衣服,觉得新鲜又好玩,可新鲜劲一过,她很快就觉得没意思了,而且现在天气这么热门,稍微动一下就是一身的汗,这么热的天衣服换来换去,那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而且有些衣服一旦留下汗渍就不好卖了。

更别提那些琐事——理货、进货、退货、记账,还得操心销路,桩桩件件都让人头疼。

她突然有些怀念当初在医院的日子。

李兰之对常欢的抱怨丝毫不意外:“我早就跟你说过,自己当老板没那么轻松,比起打工只要干好自己那份工作,当老板却是样样都要亲力亲为,少做一样都不行,你看我这些年,除了生病,哪天不是起早贪黑?”她把常欢踢得东一只西一只的鞋子放好,“做生意和上班不一样,放假就等于没收入,不过既然已经开始了,后悔也没用,只能咬牙坚持,等做出成绩来就好了。”

常欢眼睛一亮:“做出成绩就能休息了?”

“不能!”李兰之毫不留情地戳破她的幻想,“除非病得起不来,要不然天上下刀子,你们也得去开店。”

常欢哀嚎一声倒在床上,泄愤似的踢着腿:“还是常美最幸福,当老师每年都有寒暑假!早知道当年我就多努力一点……”

李兰之打断她的抱怨:“别忘了,当初是你说不想当老师的,你说当老师很无趣。”

常欢被噎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人果然得受过社会的毒打才会明白,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第二天一早,李兰之就和朱六婶去粮店采购。

这一看不要紧,大米价格比上个月又涨了两毛钱一斤,两人对视一眼,立即拿出粮本,把当月的粮油全买了,另外又买了不少梅菜、冬菇和木耳等耐储存的干货。

不过这么点粮食显然是不够的,可这时候的粮食还是由政府统一供应,李兰之和朱家都没办法弄到粮食,李兰之想了想,只好拜托严豫这个女婿帮忙。

严家是做生意的,人脉广,没几天,便给李兰之和朱家各自弄来了几百斤的大米。

为了避开大院里其他人的目光,她们特意嘱咐严豫让人傍晚时分送过来,这个点各家各户都在准备晚饭,不会有人注意到。

可同住一栋楼的刘秀妍还是撞见了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