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师像是察觉自己说错了,连忙补救:“哦,她的是长生牌,但一样的,左右都是供奉。”
方太傅看着他们,这里面是有什么故事?
“人早已作古,再有祭祀,也难以慰寂。”伏亓并不在意。
阆九川却道:“此话未必,死后有人供奉,总比没有的好,您是吃香鬼,有人供奉,总比在路边和别的小鬼争抢要好。”
两人一鬼:“……”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那画面,竟默契地对视一眼,那还是供奉吧,堂堂将军和小鬼抢香,也太憋屈了!
将掣有些受不了,跳了出来,道:“你们是不是歪题了?”
阆九川连忙回到正题上,道:“太傅,您还没回我,烽火关如今叫什么?”
“郸国以前的烽火关,因是兵家重地,才取名叫烽火,后面因为火烧源城,就有过两次改名,如今更名为赤阳关,象征烈火如阳的意思。”
“没错,赤阳关后的源城也因为城内改为八卦城了。”薛师也附和一句。
阆九川眯了眼:“八卦城?”
“因为火烧后不断重建,使得城中房屋街道如八卦的线分布,于高位看其貌似太极八卦,故更名为八卦城。”
阆九川心里有了数,道:“不知哪个书局有八卦城和赤阳关的城志?另有凉国史记,哪里有这样的古札?”
薛师看向方太傅,道:“那你真问对人了,太傅府中藏书众多,这些收藏应该有,若没有,宫中的藏书阁,想来太傅也能入去寻摸?”
方太傅说道:“凉国史记,因是前朝史记,并不通传,收藏于宫中藏书阁,赤阳关八卦城,我府中有其舆图,也是听闻八卦城多有异域人在其中交易,心生向往,正巧有个学生在八卦城任职,便让他给我送来一张。”
“我想跟太傅借来一阅。”
“自无不可。”方太傅看向伏亓,道:“忠魂未往生,我自当尽力,玄术我不懂,但找些资料,我可以的。”
“我也是。”
伏亓向二人拜谢。
两人连忙避开:“祖宗折煞小子了。”
伏亓看着两人比自己还年老的模样,摸了摸鼻子。
阆九川此时道:“将军和那三千伏家军不曾往生的事,劳烦两位大儒莫要外传。”
“那是自然,我们不是那多嘴的人。”薛师立即道:“就算我们说了,也不会有人信吧?”
说实话,若不是他们真切和伏亓面对面的了解了烽火关那一场战役,就凭阆九川一张嘴,他们也未必信的。
一个老鬼未往生,不是奇事,但他们却是两百年重复身死一日的事,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如此离奇,谁信?
方太傅琢磨出阆九川话里的暗示,道:“你怀疑这事另有蹊跷?”
阆九川点点头:“只希望是我多想了。”
薛师心想你还是别说吧,说了,多半是真有鬼!
第236章阆九属于那深藏不露的
和方太傅薛师二人商议过伏亓的事,阆九川就没想久留,他们找到的资料要查看,但实地,她也是要跑一趟的,书上所言,都是上位者按着自己的意愿书写的,只要在旧址仔细看过,才能解开伏亓和那些伏家军为何重复在以身殉城那一日的谜底。
此事说毕,阆九川就想走,可忽然想到书局看到的事,便多问了一句:“薛师,那柳风先生,长的什么模样?”
薛师一怔,道:“能是什么模样,不就两个眼睛一个嘴,长得还没我俊。”
阆九川嘴角一抽,想了想,还是把书局捡的那个残缺魂魄给从小九塔内弄了出来。
薛师和方太傅:“!”
好嘛,一个古人将军,现在又来一个,小丫头带鬼在身上,是要养什么阴兵团不成?
不过,此人的衣饰,倒不是很复古,倒像是二三十年前的物料。
“这是我在德胜书局捡来的,劳烦两位看看,可认得此子?”阆九川把那呆滞的魂魄给抬起了头。
虚弱的魂魄,青白的鬼脸,和煞气腾腾的伏亓站在一处,形成鲜明的对比。
薛师眯着眼睛细看,摇摇头:“不认识,太傅呢?”
方太傅也摇头,道:“我也不曾见过,不过这衣饰,倒像是先帝主政十八年的款,我记得当时姑苏罗家献出一批水墨软烟罗为朝贡,先帝大喜,当时就很是时兴水墨花样,尤其是学子,无不以此为雅。”
两人看向那魂魄身上的衣饰,果然那穿着细布染着水墨画,很是雅秀。
薛师也想起来了,道:“您一说我就记起了,那时先帝酷爱山水墨画,有朝中不少官员都做一套以水墨渲染的绸缎为春夏私服,文人学子就更是了。那盛怀安中状元游街时,腰间还挂了一个水墨画锦绸荷包,引得不少人眼红。”
“他是谁,你问他不就得了?”
阆九川说道:“此人丢了二魂五魄,只是一道残缺的魂魄,要问出他自己是谁,还有些难度。”
尤其他这一魂二魄也很虚,浑浑噩噩的,怕是现在都不知自己在何处。
“在书局捡的?”薛师有些讶然,道:“你不是说有文人学子的地方文昌气重,一般的孤魂野鬼轻易不敢近的,何况那是书局,那么多的文人,又有那么多书,也算是文昌之地吧?”
“凡事无绝对,一般的孤魂野鬼确实不敢擅闯,以免被正气伤着魂魄,但要是有人带进去就不好说,或者他自己跟着谁进去了,或是因为别的媒介。”阆九川道:“我捡到他,也是巧,是在您说的柳风书集状元卷那页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