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发家致富考科举 > 第7章
推荐阅读:

第7章(2 / 2)

结合转世前狸花猫所说,这个时代不在自己所知道的历史时空里,谢凡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明朝,又不是自己知道的那个明朝。

如今的天子年号“佑德”,虽然有点像是房地产中介,但是历史上谢凡没有听说过。

其实谢凡对于明朝历史的种种细节本来也不甚了解,年号这种东西更是搞不清楚,只要年号不是“建文”或者“崇祯”这样一看就要天下大乱的,谢凡的小心脏就放回到肚子里了。

谢凡只求一个世界和平大环境。别赶上大规模战争或者极端气候,自己和这一世的便宜家人能好好过日子,吃饱穿暖。

如果能考上举人、发家致富、健康长寿就更好了。

综上所述,谢凡给这个时代的定义是“明朝的开局,但是不一样的发展。”

谢凡前世读的专业是理科,工作是电子技术方面,对于古代历史和社会,他不能说了如指掌,只能说一无所知,完全不能提供金手指。自己的专业技能又因为科技发展差距实在太大,没有办法施展。

因此谢凡只能放弃技巧,全是感情,一心一意考科举,按照祖父谢老秀才的科举经验,老老实实备考。

前世谢凡语文成绩马马虎虎,不过经过这些年勤奋背诵《四书五经》,也算是开发了大脑,记忆力大大提高。如今年仅十二岁的谢凡腹内已经存有许多文章,也算是腹有诗书。

谢家虽然不算富贵人家,但是谢凡从小只读圣贤书,虽然无功德,不曾事农桑,面皮长得白白净净,身型不胖不瘦。考虑到明朝是没有牙医的,谢凡很担心蛀牙,所以他很少吃糖,又有意爱护牙齿,睡前都用一点点盐或者布条沾上水轻轻擦拭牙齿,日常饮食注重荤素搭配,所以气色不错,生得唇红齿白,头发乌黑浓密。正是一副典型的年轻读书人样子。

有一说一,谢老秀才是懂科举的,至少是在乡试之前。报名之后,老秀才就给孙子开始了针对县试的特训。

因为本届县试是汪县令上任后组织的第一场,本县考生尚且不知道县令大人的喜好。老秀才便带着谢凡为《四书》各准备了两三篇文章,律赋、五言六韵试帖诗、五言八韵试帖诗也提前写了十来首。

并且把不同的段落适用什么主题都大概设计好,无论汪大人出什么题目,都可以有现成的锦绣文章或者美句佳词可以套用。谢凡觉得这个很像前世参加高考前背作文范文,好处是字数短很多。

老秀才又细细地向谢凡讲述了如何破题、立意、起承转合。无论县令大人出什么题目,都尽量转到自己准备好地立意上。如果实在靠不上,就歌颂当今是太平盛世,明君贤臣,河晏海清。总之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谢凡内心不禁吐槽:“还真是和前世的语文作文一样,无论如何,主题都要积极向上,而且要真情实感地积极向上。不知道写什么就赞美时代,讴歌美德,表达青年学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秀才告诉谢凡,县试重在选拔文字通顺,答对得体,通过率是很高的。考试后,县令大人或许还会与考生面谈,此时一定要注意举止稳重,不卑不亢,不可过于怯懦,也不可过于张扬。能够给县令大人留下好印象,被县令大人取中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可惜祖父也不曾面见过汪大人,如果见过,还能提点一二”,老秀才忍不住叹气到。

这边祖孙两人积极准备,家中其他人也在忙碌。祖母陆氏早就给谢凡准备好了参加考试的笔墨纸砚。又特意买了新料子,兰花给谢凡做了一身新冬衣,蓝色夹棉袍子,针脚又细又密,新棉花蓬蓬松松,穿上暖暖和和,看起来人也格外精神。

孙大娘每日都给谢凡特别准备饮食,每日都有一个鸡蛋或者一个肉菜,鸡蛋都是孙大娘提前剥好壳直接放到谢凡碗中,如果是肉菜,老秀才和陆氏则会非常默契地只夹一筷子,其余都留给谢凡。

经过这几年地相处,老秀才夫妇对谢凡毫无保留地疼爱关怀,家里仆人们也对谢凡照顾有加。前世独自生活的谢凡已经完全被谢家人为自己所作的点点滴滴打动,把他们当作了自己的家人。

虽然现代人的三观还是时不时和周遭环境不适配,但是对谢老秀才和陆氏也是发自内心敬爱和感激。对于参加科举,不仅仅是为了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谢凡也希望自己能撑起这个家,让全家十口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临考前一天,谢老秀才带着谢凡和小厮福顺提前住到溧水县城唯一的客栈中。晚上特别吃清淡好消化的饮食,为了谢凡能够睡好,老秀才定了两间房,谢凡一人一间,自己和福顺一间。

谢凡带着谢家全家的希望参加县试,哪怕带了前世考试小能手的buff,心里也难免有些紧张。

谢老秀才可能看出了什么,睡前又大致给谢凡讲解溧水县城考场是什么样:科考棚是座北朝南,最南有东西辕门,外圈是木栅,圈成一个一大院,院北的正门叫“龙门”,候考就在龙门外。北面有三间大厅,中间为过道,考官坐西间,面向东面点名。北面有很多简易多排座位,考生就坐在里面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