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墙头马上 > 第1章
推荐阅读:

第1章(1 / 2)

《墙头马上》作者:陀飞轮【cp完结】

简介:

我老想跟谁说说这群梨园人的故事,又总作罢。

毕竟这群人如此陈旧、不潇洒、蝇营狗苟的,一股子封建糟粕的味道。故事也太痴,没什么大义。

那些躲岁月角落里的面孔却总是挣扎着和我对话。太苦了,也太美了。咿咿呀呀,不得消停。

他们苦学苦练,饿瘦腰肢,更有甚者被迫“毁身守功”,以帛紧束下身,“百般摧折其身”,百里挑一的才可破茧成蝶,颤颤巍巍飞出下流与腌灒——

那么艰辛,就为了给乱世的人唱上那么几分钟一折子戏,只把最美的自己细细唱来,只唱那婵娟,唱那美满。

只有在灯火阑珊处,耐着性子,才能瞧见他们自己。

那些不为外人道的爱和欲,原来也曾那样盛大的隐忍过、妥协过、喷薄过…

乱世烬燃、爱欲沉浮,竞生生地被劈开了几处温情戏码!

谁说戏子无情?

我就从那半张褪色的戏单和你说起吧…

纸张已薄脆发黄,只依稀辨得朱砂笔圈过的“牡丹亭”三字,旁边一行模糊小字,“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指尖触到那行字,另一个时空里的喧嚣便混着细碎的光斑砸了下来——

标签:he、戏子受、三教九流、民国、梨园群像、缠绵悱恻

第1章

光绪三十三年,京城刚落了头场雪。

广和楼里,描金暖笼吐着白汽,顾焕章走进戏园,正撞上《游园惊梦》的散板【步步娇】。

廿三旦的杜丽娘踩着云步,转身回眸。

眼尾一抹朱砂红,一双戏眼极其迤逦,眼皮一抬便挑起氤氲雾气,烟水沧波间,勾着看客的眼随他莲步游移。

水袖扫过台前铜炉香烟袅袅,红绸灯影下,水磨腔似沁出烟雨,裹着前朝今生的缠绵。

才二更天,这出昆腔又太“雅”,一楼座儿还不算满。

三三两两的茶客嗑着瓜子,有谈买卖的、叙闲话的,还有看茶的提着铜壶穿行,时不时吆喝一嗓子,“热毛巾——香片儿续水嘞!”

台上的角儿为了盖过种种叫嚷,愈发卖着力气。

他的缠绵,也自有人捧。

二楼官厢,有一东一西两间位置最好,永和洋行买办周沉璧正翘着二郎腿在西厢听戏。

他一副新派装扮,繁复暗纹的法兰绒西装配同色礼帽。雕花皮鞋锃亮,金丝眼镜配着金链子,手上翡翠扳指绿得惊心,怕是能买下半个戏园子。

一身招摇却配着一张极白的寡淡脸孔。

今儿的鎏金戏单递了上来,他放下象牙折扇,随手一勾就甩给跑堂王六儿,余光又扫到对面东厢,乌泱泱的,也进来一群人。

王六儿往楼下打着手势,喊彩的便扯着鸭公嗓,拖着长音——

“挂红——周公子——《长生殿》——赏一百日本龙洋——”

廿三旦眼波流转,瞟着二楼的玻璃罩和红绸堆,水袖再起。

王六儿眼尖,也瞧见东边儿来了客,这就脚下生风周旋过去。顾焕章手套刚摘到半截,朱漆盘儿就递到眼前了。

这是他头回踏进戏园子,是替万国船务卧病的陆三少爷捧场,台上的名角儿廿三旦在京城正当红。黑眸子淡淡扫了眼台上,便擎着朱砂笔在戏单上连勾三个红圈。

王六儿一瞧,眼珠子瞪得溜圆,一时摸不准这年轻人是不知天高地厚还是自有底气,生客头回点戏就敢这么勾。按梨园行的讲究,这是捧角儿顶大的彩头!

顾家长随金宝示意身后小厮打开木匣,他又咽了口唾沫,朝着一楼示意,喊彩的嗓子都劈了叉——

“顾二爷——赏现洋二百——《惊梦》!”

台前红绸应声坠地,管事的经励科惊得险些摔了铜锣。这才没唱几折子,今儿这锣,开得可真响亮!

叮当脆响,银元雨似的往台上泼,廿三旦翠钿被砸个正着。

一个卧鱼儿,他借着拾帕子的空当,瞥着二楼东厢。那厢人影绰绰,小厮捧着件玄狐大氅,罗裳不错。前拥后蹙的,架势不错。可脸孔,却再看不分明。

周沉璧却已瞧得来人,“这顾二也来捧鸣仙?”金丝眼镜蹙着阴火,“刚斗走了陆三,又来了个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