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49章(1 / 2)

而卫青却非常人,从始至终他都让刘彻非常的满意,直到人生的末途,汉武帝对卫青都是满意、欣赏和看重的态度。

这个卫青功勋卓著却并不张狂自大,位极人臣也从不嚣张跋扈,始终保持谨小慎微的秉性脱不开关系,刘陵觉得,既然日后这对君臣能够相处的这么融洽,没道理现在不行。

刘陵给卫青使了个让他好好表现的眼色,决定从刘彻的软肋开始进攻,而刘彻的软肋是什么的?毋庸置疑,那就是这相得益彰的君臣日后共同的大敌匈奴。

陛下,臣妹也知道自己要求过分了些,但让卫青去从侍卫做起,实在是太屈才了。卫青也和陛下一样心怀抱负,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将兵击胡,殄灭群丑,肃清沙漠,只是因为年纪太轻不被人重视,他和您一样,都想着什么时候能扬我大汉国威,打出属于我大汉朝的威风凛凛,让大汉子民不在备受匈奴欺压

刘彻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听着刘陵的话不免沉思起来,目光随意的在堂前立着的卫青身上一扫而过,看到卫青激动的如遇知音般看着刘陵的目光,便明白刘陵说的确实是实话,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对卫青心生几分好感来,看着卫青的目光也认真了起来。

卫青,朕问你,淮南王翁主适才所言你想参军攻打匈奴可是当真?刘彻不信卫青不知道大汉朝上上下下的公卿百官对匈奴都是秉持和亲怀柔的政策,正面出击打仗的话是想也别想,刘彻倒是也曾提出过,只是话刚起了个头,就被以窦太皇太后为主的公卿给打了回去。

在刘陵鼓励的目光中,卫青拱手行礼,郑重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是,臣虽布衣,也知百姓深受匈奴之患,愿化作利剑,助陛下披荆斩棘,守护万里山河。

卫青瞬间改口称臣,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忠心耿耿,翁主已经帮他走了这九十九步,最后一步卫青毫无畏惧迎刃而上。

他看着刘陵满意的表情,心里激荡不已,同时他也没忘记曾暗暗在心里许下的誓言,只有获得了军功,才有可能在淮南王意图谋反的时候救出刘陵,让她一世无忧,如此,哪怕未来要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辞。

卫青态度坚定、目光郑重,好似宣誓一般的出言让刘彻和公孙贺都感到震撼,两人是真的没有想到,在大汉朝,上至太皇太后、公卿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对匈奴人惊恐万分,听到匈奴又来骚扰大汉百姓就战战兢兢的时候,居然还会有这么一个堪称热血的少年站出来大声表示自己敢直面匈奴的勇敢和无畏。

刘彻对卫青更满意了,觉得果然人不可貌相,他看了一眼身边听到卫青宣誓后目光灼灼的闪耀着,仿佛能将卫青融化了般火热眼神的刘陵,冷不防想知道刘陵对匈奴人的看法,其实也是想借此试探对方在自己和窦太皇太后之间的立场。

阿陵妹妹觉得卫青的回答如何?刘彻的声音平平淡淡,不含一丝情绪。

但刘陵已经被卫青挑起了心底的激动之情,喊出了后世那句众所周知的霸气名言:说的好啊,本该如此,让世人皆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从此以后攻守易形了。

-----------------------

作者有话说:1取自《孙子兵法》

第42章宝剑自凌云犯我大汉者虽远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如果说卫青的宣誓已经让刘彻和公孙贺惊讶,那么刘陵借用过来的这句荡气回肠的豪言壮语直接就让几人震惊当场。

口中不自觉的喃喃着这句豪言,刘彻心中对刘陵的好感一下子拔高到了最顶尖,什么长信宫中刘陵对窦太皇太后堪称谄媚的拍马逢迎,什么不尊重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瞬间消失不见,看刘陵的眼神也一下子柔和起来。

这是自己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