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失礼了。卫青忙向公孙贺致歉道。
卫青觉得自己的胜利只是侥幸,若非他看准了公孙贺对他的不屑一顾,示敌以弱最终赢了比赛,只怕自己一上场就被对方制住了,若论单打独斗,或者真刀真枪的来上那么一场,不用一回合卫青就得输。
公孙贺也不是什么小气、吝啬之人,被卫青差点绊到的时候还有些懵,不过看在卫青还知道搀着自己,没让他丢脸被摔个脸色铁青的份上,公孙贺也就大度的不计较自己输给了对方。
更何况,他会输本就因为自己太急躁了些,若他没有看低卫青,而是正式这个对手,结果必然相反。
公孙贺洒脱一笑,拍了拍卫青的肩膀道:是你赢了。
这有勇有谋的计划和干脆利落的身手让原本对卫青很是不看好的刘彻也忍不住抚掌笑道:好,果然好身手,阿陵妹妹说的不错,你确是挺聪慧的。
-----------------------
作者有话说:1汉朝帝王宫廷饮食来自百度百科
第41章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知道自己
知道自己体型和功夫上的差距不是公孙贺的对手,卫青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正面出击,而是从一开始的示敌以弱,而后暗中找公孙贺的薄弱之处,最终一击即中。
《孙子兵法》中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1
意思大概是说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
所以,明明能征善战,却向对手装作软弱无能;本来准备用兵,却伪装不准备打仗。对手实力雄厚就要谨慎防备;对手强大就暂时避开其锋芒;对手若是容易冲动发怒,就设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
卫青对战公孙贺时的表现刚好表达出了兵法中的一种策略,虽然有运用诡计和欺骗的嫌疑,通过模糊公孙贺的判断和防备,以出其不意取得了胜利,但这更让刘彻高看一眼。要知道,这种策略包含了多种手段,如伪装、迷惑、引诱、威胁等,旨在削弱对手的意志和能力,从而获取成功。
当然也存在一开始刘彻对卫青的期待值太低,所以当卫青赢了公孙贺后,这才让刘彻略微高看了那么一眼。
刘彻扬眉一笑,确实没想到刘陵所言非虚,举荐的人还有那么几分本事。
刘彻熟读军事家孙子的《孙子兵法》,其中强调了运用诡计和欺骗的原则,以实现战争的胜利,其中的不择手段以达到目的为主要的原则更是搔中了他的痒穴。
大汉自建立以来,一直提倡的都是休养生息的制度,无论是文帝曾祖还是父皇景帝,对匈奴的态度都是能忍则忍,能让则让,尽量能不开战就不开战,因为大汉的国力并不具备出战匈奴的条件。
但自负凌云壮志的刘彻从年少时听太傅讲课,当太傅讲到高祖兵败白登山,吕后受辱乞信时,刘彻的血性就一下子被激到了最高,攥紧的拳头,发下不报此仇,誓不为人的震聩。
登基后,君临朝堂的刘彻踌躇满志,就准备大干一番,可是现实如一盆冰水,将他给浇了个透心凉。
少年天子,有权无势,头顶还压着一座信奉黄老之学的窦太皇太后,让刘彻所有的抱负都无法肆意妄为的施展。
刘彻知道若是想要夺回皇权,朝堂上和军队中都必须有坚定站在自己这方的势力,朝堂上公卿盘踞,外戚势大,想从窦太皇太后手上夺权有些难度,需要慢慢想法子,所以为了对付窦家这个外戚,刘彻抬起了自己的舅舅武安侯田蚡,让他和窦婴打擂台。
而军队中的势力窦太皇太后掺和不进去,但军中自有旧军功贵族集团掌控,只知道将军而不知天子,刘彻打算自己培养一些人才,从而和军中的旧贵族抢夺军权,但这样的人才也不好找,刘彻只能看运气,遇到一个算一个,谁知道他运气居然还不错?这就有一个有几分急智的送上门来了。
更何况卫青年纪还小,若再跟在自己身边,经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必然会成为他刘彻的股肱之臣。
好一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确实英雄出少年啊,公孙贺,你输的也不冤,谁让你小看人呢。刘彻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