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独占高枝 > 第91章

第91章(1 / 2)

船舱外,昼夜轮转。翻完了谢成玉精心挑选的一册册话本子,也听张先生讲遍了金陵的奇闻轶事,一个月的航程终于在喧嚣热闹的码头画上句号。

踏上栈桥的木板时,孟令窈身子不由晃了晃。久在船上摇晃,双脚骤然踩实这宽阔坚实的码头石岸,反而不习惯了,犹如踩在棉絮上,脚下软绵绵的发飘。

她下意识扶住身畔的系船桩,定神片刻,才缓缓吸了口气——湿漉漉,暖煦煦,饱含着水汽与新绿的草木气息,与京城那略带尘土味的干爽截然不同。

钱掌柜早已安排妥当,派了得力的伙计提前赶到金陵打点食宿。一行人暂且要分开行动,孟令窈应了好友之邀,先去谢府住上几日,也好拜会谢家长辈,尽了礼数。

谢府的马车已候在渡口,一路前行,耳畔传来阵阵陌生的软语,声调婉转如莺啼,听在耳中别有一番韵味。

孟令窈掀开车帘一角,望向窗外的金陵风光。虽是初来乍到,她眼中却没有寻常旅人的新奇和怯生,反而微微眯起眼,目光锐利,打量着这座陌生古城扑面而来的气息与脉动。

秦淮河畔,一座雕花画楼之上,雅致的轩窗敞开着。两道身影临窗而坐。

身着玄色暗纹锦袍的男子姿态悠然,放下手中半盏香茗,目光掠过渐行渐远的车马,低声道:“九儿,那便是谢家去渡口接人的马车。”

女子点点头,纤手轻抚案几上的白玉香炉,“车里坐的,想必就是谢小姐,还有……”她顿了顿,“那位远道而来的京城孟小姐了。”

第82章铺面风波孟令窈心知肚明,她第一次见……

孟令窈初抵金陵,谢家上下自是热情相待。待到正式拜会谢府长辈那日,谢成玉引她穿过曲径通幽的花园,来到后院一座临水而建的小亭前。远远便听见爽朗的笑声从亭中传来。

“祖父向来不拘小节,”谢成玉低声提醒,“令窈莫要见怪。”

待到走近,只见亭中一位白发老者脚踩木屐,正盘腿踞坐于凉簟上,面前摆着几样下酒菜和一壶美酒。老人家须发皆白,却神采奕奕,眉宇间尽是疏狂洒脱之气,与谢成玉倒真是一脉相承。

这便是谢家掌舵的老太爷了。孟令窈依礼盈盈一拜,“晚辈孟令窈,拜见谢老太爷。”

“孟令窈?”老太爷目光在她脸上逡巡片刻,拍腿大笑,“好好好!裴钧那老家伙前些日子修书一封,说他新得一小友,心思灵巧通透,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指着身旁那几坛封泥完好的酒坛,感慨不已,“连送的礼都深得我心。这醉仙楼的陈酿可不易得,小友有心了。”

孟令窈怔愣了一瞬,旋即恍然大悟。

裴钧——那是裴老太爷的名讳。临行前几日,裴府确实遣人送来好几坛酒,老太爷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太过燥烈,不乐意喝,你带去金陵做个顺水人情便是”,此时方知其中深意。

“晚辈愧不敢当,”孟令窈恭敬行礼,“不过是代裴老太爷转达一片心意罢了。老太爷说了,与谢老先生虽久未谋面,心中却一直惦记,故遣了晚辈带这几坛薄酒聊表敬意。”

谢老先生抚须大笑,“裴钧那厮,倒会做人情。”

他面上更添几分亲和,拉着孟令窈随意问了京城近况,言语间全无繁文缛节,像个洒脱的山野隐士。

拜见过老太爷,谢成玉又引着孟令窈见了谢家几位叔伯长辈及同辈。谢家子弟济济一堂,风貌各异,不全然都如谢成玉般率性而为,其中也有不少姿态端庄持重、言辞谨慎的年轻公子。

“呿,”谢成玉凑到孟令窈耳边,压低声音,十分不以为然,“都是学我叔父,东施效颦罢了。”

孟令窈笑而不语,谢大将军多年行伍,身姿挺拔如松,气度渊渟岳峙。这些年轻公子大多疏于锻炼,一个赛一个的清瘦文弱,只学了个挺直腰背的皮毛,反倒显得刻意造作。

谢成玉兴致勃勃,要带孟令窈好好逛逛谢家集江南造园精华于一身的后花园,却有小厮匆匆来报,老太爷有要事相商,急寻她过去。

“你自去忙,”孟令窈摆摆手,“不必管我。”

谢成玉只好唤过一个机灵的小丫鬟,“小荷,你陪孟小姐四处看看,仔细些,莫要怠慢了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