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能被刀剑吓哭的小女孩,在恐惧之下说出实情,合情合理。
胡延烈出征之后,王庭就空了许多,但看守他们的匈奴士兵仍有上百名,他们十几个人根本跑不出去,再说这里距离程军最少五百里,他们不清楚所处位置,草原辽阔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逃,恐怕还没有跑回去,匈奴士兵就可能追上。
他们只能等裴实昭过来营救,这是原先商量好的,待程阔在前线困住胡延烈的大军,裴实昭带五千士兵偷袭王庭,就他们出去。
凌淑锦算着日子,五天过去了,胡延烈都没有回王庭,那两军交战应是十分焦灼。这也是定好的计策,在人数上程军没有优势,胡延烈粮草少,要先拖住他,程军只守不攻,胡延烈没有拿回丰厚的嫁妆,短时间是不会回王庭的。
在等候裴实昭来营救的日子里,随行侍从大都很沉默,毕竟如今生死难料,若是计划失败,他们这群人必死无疑。
只有裴柔丽每天心情还不错,会给凌淑锦讲笑话,还会和看守他们的匈奴士兵聊天。她装作不懂匈奴语,只和他们瞎比划,教他们猜丁壳。
做守卫的日子很无聊,谁能拒绝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呢?
到第六天的时候,他们甚至能跨语言沟通,匈奴士兵很惊讶,这么短的时间,这个小丫头就能看懂他们的比划。裴柔丽心里只有冷笑,她哪里能看懂他们乱七八糟的手势,是能听懂他们的小声嘟囔。
通过频繁交流和偷听他们讲话,裴柔丽大致了解了王宫的布局,还有他们所在的方位,她将这些分享给程应允,程应允会看行军作战图。两个小鬼头在一起嘀咕,说他们不能坐以待毙,若是父亲不能来救他们,他们就烧了王庭逃出去,两个人甚至还制定了偷跑路线。
秋晨、秋灵被他们逗笑,有时候还会和他们一起嘀咕,两个小鬼头就这样成为了其余十个人的精神领袖,给了大家活下去的希望。凌淑锦一直都很沉默,她在算着时间,到第八天的时候,想着程军若能占到上风,裴实昭就该到王庭来救他们了。
可是到了第十天,王庭仍然安安静静,守卫的士兵却嘀咕说王上要回来了。
裴柔丽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不管胡延烈有没有胜利,回王庭后,公主都难逃被折辱的命运。
于是,十岁的裴柔丽去劝比她大六岁的长乐公主,说他们必须逃出去,公主费了这么多心力,就算死也不能受匈奴的欺辱。秋晨、秋灵也保证会誓死保卫公主逃出王庭。
凌淑锦也不想继续等下去,便点了头。
第十天的深夜,裴柔丽带着天真烂漫的笑容,去杀了门口爱与她谈天的侍卫,那是凌淑锦第一次对一个小孩子感觉到恐惧。
秋晨、秋灵会用刀,取了那两名侍卫的佩刀,程应允带着其余的侍卫在王庭纵火,大家约好在王庭的马厩会和。
裴柔丽、秋晨、秋灵杀了几个侍女,换上她们的衣服,趁着王庭混乱带着公主先到了马厩。只等了一刻钟,裴柔丽便催秋晨带公主上马,小身影不停跑动着,解开了二十多只马匹的缰绳,马匹也认头儿,只要控制住头马,其他马匹也会跟随。
还好她们刚上马,程应允就带着两个人回来了,侍女只回来一个,名叫白惊,是卢氏派来保护公主的。其他人都留在后面阻挡追兵,大概率会不来了。
来时十三人,走时仅七人。然后此时不是悲伤的时候,程应允方向好,夜晚能根据天上的星星辨别方位,由他在前面带路。
凌淑锦从小学习马术,也不必其他人照顾,裴柔丽虽然年纪小,但三岁就被父亲抱着做马背了,骑马对她来说也是小事。七人就这样骑着马趁乱逃出了王庭,担心和回程的胡延烈撞上,程应允选择的小路,这条路也是计划中裴实昭夜袭王庭的路。
怕被追兵发现,他们也没有举火把,广阔孤寂的茫茫草原上,深蓝色的夜空下,七个人一路纵马夜奔,为自己谋一条生路。
程军只守不攻,胡延烈因为粮草不足不能被他们拖着,中间发动过两次大的攻击,都没有攻破城门,且伤亡惨重,只好铩羽而归。然而回来的路上发现王庭失火,便想到是长乐公主他们做的,翻遍王庭果然没找到人,立即拍了追兵去追。
程应允和另一名将士葛闯带着五名女子跑了一夜,逃出王庭约有三百里,距离程军大营预计还有二百里。马儿颠簸,尽管缠了衣服保护,大腿两侧仍被磨得生疼,他们俩从小混迹军营的男人都有些受不了,后面跟着的五名女孩子更是。
可是想到后面还有追兵,他们也不敢休息。夜里还好,行踪不易被人发现,可到了白天,他们七人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就非常显眼。虽然他们换了匈奴的衣服,却随时都有被匈奴追上的可能,一旦被追上,他们小命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