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40章(2 / 2)

第33章

御书房内静默片刻,只见烛火噼啪作响。

皇帝凝视着他良久,眼底闪烁着欣慰,却又很快隐去,化作更深沉的思量。

“准了。”皇帝终于开口,指节轻轻敲击着御案。

“但只给你十日。十日后,必须平安抵达梧州与大部队会合。”

他的目光扫过侍立一旁的李不言等人,“让李不言、李锐、王瑾跟着你,再调两队精锐侍卫贴身护卫。万事谨慎,不可逞强。”

“儿臣遵旨!”赵庚旭郑重叩首。

次日清晨,天光微熹,赵庚旭便带着精简的队伍悄然离开江州城。

他们没有走平坦的官道,而是选择崎岖的乡间小路,直奔江州最偏远的云水县。

“殿下,为何选择云水?”李锐策马跟在赵庚旭身侧,不解地问。

赵庚旭目光深远地望着前方蜿蜒的小路:“水娃打听过了,云水是江州赋税最重的县,也是流民来源最多的地区。”

他轻轻勒住缰绳,让马儿放缓脚步。

“潘文渊和三大世家倒台,那里的情况未必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善。我要看看,在最偏远的地方,百姓们到底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李不言在旁微笑道:“殿下这一招倒是出人意料。”

“这叫出其不意。”赵庚旭得意地扬起下巴。

“那些地方官肯定以为我们会在江州城附近转悠,我偏要去他们想不到的地方。”

王瑾默默观察着四周地形,突然开口:“前方三里处有个岔路,右侧小路更隐蔽,可绕过可能设卡的主道。”

李锐拍腿叫好:“王瑾你这眼睛真毒!我怎么没注意到?”

“因为你光顾着看殿下会不会从马上摔下来。”李不言慢悠悠地说,引得赵庚旭扭头瞪他。

“我5岁就会骑马了!”

“是是是,就是上个月还从马背上滚下来过。”李不言毒舌不改。

福贵赶紧打圆场:“殿下骑术精湛!那次只是不小心罢了。奴才特意带了软垫,万一......”

赵庚旭气得挥手:“福贵,闭嘴!谁要你的软垫!”

一行人笑闹着转入王瑾指的小路,果然避开了主道上可能的眼线。

三天后,他们抵达云水县境内。

正值秋收,本应是农忙时节,田野间劳作的农民却寥寥无几,大片土地荒芜着,偶有耕作的农民也面黄肌瘦,眼神麻木,仿佛对生活已经失去了希望。

赵庚旭的心情随着所见景象一点点沉下去。

赵庚旭指着远处一片颇为肥沃却完全荒芜的土地,声音里带着愤怒:“不言,你看那边。这么好的地,为何荒着?”

李不言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眉头紧锁:“确实奇怪。这地看起来颇为肥沃,按理说应该是上等良田才对。”

众人在一条浑浊的小河边看到一个正在取水的老农。

那老农约莫五十岁年纪,背脊佝偻,衣衫褴褛,见有马队前来,吓得转身欲逃。

“老伯请留步!”

赵庚旭连忙下马,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可亲,“我们只是过路的商队,想讨碗水喝。”

老农警惕地打量着他们,见赵庚旭衣着虽朴素但气质不凡,身后的随从个个精干,更加惶恐:“几位大人,小老儿只是普通农户,若有得罪之处...”

“老伯误会了。”

赵庚旭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让富贵塞了点铜钱给老伯,“我们真是从京城来的商队,路过此地,见大片良田荒芜,觉得奇怪而已。”

老农看见铜钱,两眼放光,这才稍稍放松,长叹一口气:“几位爷是外地人,不知我们云水的苦啊。”

他指着远处那片荒地,“这地看着好,却是陈家的地。陈家规定,佃户交完租子,剩下的粮食还不够糊口,谁还愿意种啊?”

赵庚旭与李不言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他继续追问:“可我听说江州的陈家家主已经被查办了,你们的日子应该好过些了吧?”

老农苦笑一声,那笑容比哭还难看:“爷有所不知,倒下一个陈老爷,还有无数个陈老爷。”

他压低了声音,“现在接管这些土地的是陈家的远亲,规矩一点没变,反而因为最近官府查得紧,租子收得更凶了。”

赵庚旭心头一沉,一股无名的怒火在胸中燃烧:“官府不是已经下令减赋了吗?”

“令是令,行是行啊。”老农摇着头,眼神里满是麻木。

“县太爷说了,朝廷减的是税赋,不是地租。地主们因为交的税少了,本该减租,反而说是因为他们打点官府花了更多银钱,要加租弥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