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多次这样的水洗沉淀过程,原本暗沉的赭石颜料色泽便能鲜亮纯净,看起来上档次多了。
其余的石膏、石绿等颜料也都如法炮制。
所有颜料备好之后,许青禾当晚便画了两幅被他命名为《天井小景》和《双鲤戏波》的画,都是常见的家常雅趣,很符合现在所处的古代背景。
《天井小景》里,青砖墙角摆着个粗瓷缸,缸里漂着睡莲,一只蜻蜓停在荷叶上,看着就像站在真的天井旁,风一吹就能闻见草木的清香。
《双鲤戏波》也极生动,两条红鲤在水里游得活灵活现,鱼鳞闪着金粉的光,尾巴一摆就搅起满纸水花。
经过许青禾对颜料的处理,画中的色彩通透润泽,完全看不出材料的低廉,就像是用上好的宣纸和顶级的松烟墨绘就一般。
画好的画不能直接拿出去卖,还得晾,许青禾手上这两幅画就是挂在木板上,用粗瓷碗——一般会用镇纸,但现在没那个条件,把粗瓷碗倒过来压着阴干一夜也能成。
许青禾看着自己的画作满意点头,兴致勃勃地带着去集市了。
他要赚钱!
作者有话说:
bgm:小禾要战斗
ps:美食事业线已经在铺路啦,很快就会迎来关键转折点~大家一起看小禾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赚钱之道吧!
第9章赚钱了
天刚亮透,村口的集市已经热闹开来。
土路上满是挑着担子牵着牛羊的村民,脚步声和牲口的嘶叫声混着商贩的吆喝,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刚蒸的白面馒头!热乎着咧!”
“新采的荠菜,两文钱一把!”
路边的摊位更是摆得满满当当,卖菜的老汉蹲在草席上,正跟买菜的人讨价还价,卖杂货的老板娘拿着个花布帕子,跟路过的大娘闲唠家常,挑子上的针头线脑、木梳篦子摆得整齐。
炸油糕的摊子支着口大铁锅,金黄的油糕炸得滋滋作响,几个半大孩子站在摊前挪不动脚。
还有不少小吃,热腾腾的包子、香脆的油条、刚出锅的烙饼,煎得两面金黄的锅贴和香甜的黄米糕……
油烟和甜香飘得满街都是。
一路看来,许青禾眼睛都快看花了。
这种热热闹闹的市集小摊,和他从前在各大商场见过的精致店铺大不相同,和电视剧里人工造景也不一样。
好浓的人情味,好鲜活的烟火气。
可惜他浑身上下只有二十文钱,面对一大堆想买的东西,颇有一种太监逛青楼的无力之感。
许青禾摇摇头,捧着画板,好不容易才在人挤人的集市中寻到一处空位,四下问过确定无人之后,这才蹲下-身铺开粗布包袱皮,将两幅画依次排开。
周围都是一群卖自家农副产品的黑黢黢的糙汉子,突然冒出个长身玉立、细皮嫩肉的小郎君,所卖之物又是精致小画,有如一道清新荷风灌入喧嚣市集,顿时吸引不少目光。
许青禾的小摊儿前很快便站了两三个人。
一白胡子老头捋着胡须走过来,指着那幅《天井小景》道:“这画风倒是新奇,笔法竟暗含西画的透视之理,特别是檐角的阴影,处理得极妙。”
许青禾朝对方笑了笑,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这位老人家很懂行嘛。
旁边卖糖人的小贩路过看了一眼,也挤进来,奇道:“嘿,这睡莲缸跟我家里头那个一模一样,我每日在院里瞧见的就是这般景致!”
许青禾不大会吆喝,想了想道:“若是喜欢,可以买幅回家,挂在厅堂肯定好看。”
糖人小贩顺着他的话一想,觉得这小画和他家中厅堂确实相搭。
他做的虽然是小本买卖,但一日收益盘算下来也很是可观,买下这样一副小画定是不在话下。
“小郎君,你这些画儿都是自己画的?”
许青禾点头:“嗯,昨日刚画好的。”
无论买什么都是新鲜的最好,小贩心中越发满意,便询了价:“那你手还挺巧的。这画儿多少钱一幅啊?”
“三百文一幅,两幅包圆五百文。”许青禾答道。
上辈子他挂在画展里的作品,哪怕价格最低的至少也要几万块起步,此时考虑到古代人民的购买力,这个价钱,他已经相当放水了。
感觉他以前的粉丝听到都会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