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简认识的人多,一打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儿,杜辉被人相中预订了,也是,年纪轻轻爬这么远,没靠山,家里更是穷得清清白白,长得还好,好拿捏的典范。
这事宋行简也帮不上什么忙,他又不是他老子,他的事他老子都不管呢。再
有了,他觉得杜辉自己也能搞定,弯腰认怂,调偏点的地方,时间久了总能有解决办法。
哪知道,杜辉忽然就死了。
没死在战场上,死在了抗洪抢险上,甚至连个全尸都没留下,就冲上来一只解放鞋。
按说当时他的级别已经不需要冲在前线了,但他依旧和以前一样,半夜大坝要决堤,他扛着沙袋冲在前头。
宋行简觉得杜辉是肯定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这事儿死的,毕竟他是一个很惜命的人。
小小的土房上面开始冒出袅袅的青烟,夕阳把一切都映得黄灿灿的,村子里蔓延着一种烧木柴的气味。
宋行简看见一个穿着土红色衣服扛着口袋的女人,她佝偻着腰,显得个子很矮,夕阳却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冯月出。
他后来经常梦到这一幕。
哎,终于把地里的土豆花生都刨完了,接下来得抽空把地窖清一清,肩膀上扛着的口袋一个劲儿往下出溜,冯月出往上顶了顶,不经意抬起头。
远远就瞧见门口停着那辆吉普车,周边站着几个穿着军装的男人,冯月出想到哥说没准下次他再回来就能配车了。
“哥!哥!杜辉哥!”
肩膀上的口袋也顾不得了,冯月出像只归巢的鸟儿般飞扑过去。
作者有话说:
----------------------
第3章谁负责
“你们!你们这些挨千刀的牲口!驴日下的!把我儿还回来!你才死了!你全家都死了……”
冯月出觉得自己好像在做一个梦,梦里朦朦胧胧听到了妈的声音,妈又在骂人,幼年时候妈就总在骂人。
要不是骂把水泼到家门口的邻居婶子,要不是骂哥又惹了什么祸,是不是放炮把秸秆点着了。总归不会是骂她,妈从来不骂她,就算有时候她真犯了错,顶多戳戳她的脑门儿。
冯月出慢慢睁开眼,是熟悉的西屋顶棚,去年过年哥回来他们一起糊的,特意买的洁白的棚纸,只不过平日做饭烟熏的,早就发了黄。
外面又在刮大黄风,窗户在呼啦啦地响。左肩膀好像被压到了有点麻,冯月出迷迷糊糊间又听到妈在哭。好奇怪,两耳之间是一片空荡荡的白,她的脑子好像在天上飞,四肢却被抛弃了。
妈哭的声音越来越近,脑子被“哐当”一下扔了下去,冯月出猛地一下子坐起来,伤痛开始铺天盖地地涌进来。
是的,哥死了。
杜辉死了,她的男人死了。
“妈,妈!”
冯月出跑去东屋,她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上,衣服也是干活时穿的破烂的。
冯秀容正坐在地上哭,她恶狠狠的抓着一个男人的裤脚,脖子上暴起的青筋如同扭曲的毒蛇,她的脸,她的脸一直是那种颜色,黄褐色的,土地的颜色,纵横的皱纹像一副狰狞的面具,翕动着的粗大鼻孔,一连串的腌臜话。
冯月出只觉得心疼,好疼,但她已经是个大人了,该她撑起来这个家了,或者说她早就该是个大人了,只不过一直都有人替她挡在前头。
“妈,妈,我在呢,我永远都在……”
冯月出扑过去搂住冯秀容的肩膀,冯秀容停顿了一下,她正张着大嘴,嘴角是溅起来的白沫。
“呜呜——儿啊——我可怜的儿啊——”
她终于哭出来,巨大的泪珠子一个挨着一个连成一条河,从挂着黄土的脸上冲刷出来一条道儿,夹杂着她的苦楚,这么多年的苦楚,源源不断的苦楚。
冯月出把冯秀容搂进怀里,她觉得自己的肩膀好像忽然变宽了。冯秀容拽着的裤脚终于被松开,那人把腿收走,冯月出觉得抱歉,她顺着那腿抬起头,正对上那样一张脸。
她理解妈了。
宋行简就站在那里,他很年轻。
个子那么高,腿那么长,昏暗的灯泡下,他的脸白得像是玉石一样散发着柔和的光,挺直的鼻骨,刀削一样的下颌,眉眼清隽,纤长的睫毛落下淡淡的阴影,英气又冷峻。
他就站在那里,冷漠的、疏离的。
和这贫穷的地方,破败的屋子,悲痛的家属,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他一定是没苦过的,冯月出这样想,最起码不会是她和妈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也不会是哥那种再拼命也提不了干的苦。
他应该也不是个坏人,他的眼间也能看出哀痛,但他一站在那里,就让人觉得。
他的怜悯是高高在上的,是冷淡的,是置身事外的。
“嫂子,这些是我们的心意,你收着……”
一个站在旁边的人凑过来递上来两个信封,他不动声色地挡在宋行简身前,似乎是不想让他再面对农妇不可理喻的纠缠。
两个牛皮纸信封,其中一个落款盖着鲜红的公章,另一个不规整,但是很厚。
“嫂子,这是……这是部队给的抚恤金,这个是兄弟们凑的,有钱还有一些粮票,大部分都是行简给的……还有这个存折,每月定时会有家属抚恤金……”
那人的手很粗糙,一张黑红的脸,眼泡含了热泪,军装袖口是被磨烂的毛边,说话时带着口音,一些字咬不清读音,但这种朴实更让人觉得亲近,冯月出接过来,起身郑重地道谢。
日子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她要像哥一样把家顶起来,冯月出这样想着,但眼泪珠子还是哗哗的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