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体育馆时,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参赛选手和家属。
负责带队的张老师远远就看见了陶乐迎一家,朝他们不断挥手:“这里。乐迎先去签到,然后热身。你的单打在第一场地,九点开始。”
他又招呼着陶家人在看台上找好位置。
众人才坐下不久,宋尚德也带着宋远舟来了:陶乐迎可以算是他领进门的,他自然是不能错过。
两个家庭又是一阵寒暄。
陶乐迎第一轮比赛的对手是个看起来怯生生的小男孩。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体育馆内气氛热烈,击球声、裁判哨声、加油呐喊声交织在一起。
陶乐迎站定在右半场发球区,深吸一口气,将那个带有许多小孔的塑料球在左手掌心掂了掂,目光锐利地锁定了对场那个看起来有些怯生生的小男孩。
他微微弓着身子,球拍握得有些紧,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不安,不停地小幅度跳跃着,试图让自己放松下来。
第一球,陶乐迎采用了标准的下手发球,她手臂向后摆动,然后向前向上挥出,在腰部以下的位置击球。
就在球拍接触球的刹那,陶乐迎的手腕有一个非常隐蔽却极其有力的向上刷动的动作,为球施加了强烈的上旋。
只见那颗小球划出一道低平的弧线,精准地越过网口,然后,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向下按压一样,开始急速下坠,落地后向前向上强烈地弹跳起来,直逼对手的反手位。
那个小男孩显然被这记高质量的发球震慑住了,球弹起后的速度和前冲力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的挥拍动作完全被来球“挤”住了,显得十分别扭,完全无法控制回球的方向和力量。
那颗小球像受惊的鸟儿一样,直直地飞向侧面的挡板。
“一比零!”裁判清晰地报出比分。
小男孩望着滚远的球,愣了一下,然后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一丝窘迫的红晕。
他走回接发球位置,不自觉地紧了紧握拍的手,深吸一口气,努力想显得镇定一些,但微微抿起的嘴唇还是暴露了他的紧张。
陶乐迎则平静地走向左半场发球区,准备第二个发球。
倒是看台上的陶家人兴奋不已,激动得鼓掌欢呼。
不到二十分钟,陶乐迎就以十一比三,十一比五的比分轻松拿下比赛。
上午的比赛进行得顺利,陶乐迎连赢两场,成功晋级。
可下午场第一轮的对手就是去年的亚军,实验小学的王琪,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的陶乐迎来说,将会是一场恶战。
下午比赛开始,体育馆里的气氛明显更加紧张,观众多了许多,各校的啦啦队也组织了起来,加油声此起彼伏。
王琪果然名不虚传,她比陶乐迎高出半个头,击球力量大,经验老到。第一局开始,她就以凌厉的攻势压制陶乐迎,很快就以七比二领先。
而陶乐迎明显被打乱了节奏,自己的特长发挥不出来,只能被动防守。最终第一局以七比十一失利。
陶乐迎走下赛场,额前的刘海已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皮肤上。
她接过张老师递来的毛巾和水瓶,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未能散去的恍惚。
“感觉被她带着节奏走,是吧?”张老师蹲下,保持与陶乐迎平视的高度,问道:“你看出来王琪的特点是什么了么?”
他鼓励学生以赛代练,先自己找到解决方法,而不是等待教练指导。
陶乐迎喝了一小口水,答道:“力量足,正手爆冲厉害。”
张老师又问:“那她怕什么?”
“怕节奏变化,怕左右调动。”
“对,那我们可以怎么做?”
“不要拼力量,用手感给她卸力。变动落点,逼她跑动,消耗她的体力。”
一问一答,几句下来,陶乐迎已经整理好了“解题”思路。
第二局上场时,陶乐迎望向看台。
姜禾立刻朝她挥了挥手:“加油!”
陶振双手拢在嘴边:“放松,放松。”
陶乐迎收回视线,调整了下心态,走向赛场。
刚开始时,她把球切得又低又转,就往王琪反手位送,然后看准机会,突然吊一个她正手位的小球,逼她从后场往前跑。
第55章
几回合下来,王琪开始出现失误,比分逐渐追平。
当陶乐迎以一记精准的底线球得分后,比分来到八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