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决定了。
他从节目组要了一桶鸡饲料,桶身被太阳晒得烫手,里面装着满满的玉米粒,晃起来哗哗响,江颂拍了拍裤子上的灰,照着清单上的地址,晃晃悠悠地出门了。
他沿着村里的土路按照给的名单挨家挨户投喂。
许是很少见到这么大老远过来的陌生人,村里的老人们见了他都挺乐呵,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跟他聊几句,甚至帮他指路,告诉他下一户人家在哪儿。
江颂笑眯眯地应着,跟这个大爷聊聊天气,跟那个大娘夸夸鸡养得肥,被一群人围着七嘴八舌也不嫌烦,讨人喜欢得紧。
等走到清单上的最后一户时,太阳已经有些西斜了。
江颂敲了敲眼前斑驳的木门,等了一小会儿,门吱吱呀呀开了条缝,探出了小小的半个脑袋。
他定眼一看,顿时笑了起来。
居然是小花。
小花扎着两个歪辫子,正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他。
江颂蹲下身冲她挥挥手:“嘿,小花,你哥呢?”
小女孩咧嘴一笑,露出米粒似的牙齿,叽里咕噜说了句方言,语速快得很,江颂听了个稀里糊涂,挠了挠头,正想再问,屋里却传出个苍老的声音:
“小树去上学啦!”一个瘦小的老奶奶拄着根木棍走出来,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她看着江颂上上下下地打量,眯眼笑起来很是慈祥,“你就是小树说的,城里来的大哥哥吧?”
“大约是的。”江颂一边回答一边站起身,笑着扬了扬手里的桶,“奶奶,节目组和您说过吧,我来帮您喂鸡。”
奶奶恍然点头:“哦!是有人过来和我们说过。”
她慢悠悠地把江颂带到旁边的鸡舍,打开小门时还有些不好意思:“我家的鸡养的可没隔壁小凤家养得好……”
“哪儿会呢,鸡毛这么油光发亮。”江颂笑着说,一边打开桶盖,抓了把饲料撒进鸡圈。土鸡们扑腾着翅膀围上来,啄得地上尘土飞扬。
奶奶站在旁边,眯着眼看他忙活,问:
“城里来的娃儿啊,你们那儿的小孩都吃什么学什么呀?”
江颂低头撒着饲料,随口回:
“我也不知道,我不是城里长大的。我老家也是山村,跟这儿差不多,也是我奶奶带大的。”他顿了顿,嘴角微微一勾,像是想起什么,“小时候也老喂鸡,鸡比人还馋。”
奶奶听了,顿时也对他产生了几分亲切感,絮叨起家长里短的事来。江颂边喂鸡边应着,倒是比和那群明星们在一起时舒服多了。鸡圈里的土鸡吃得欢,奶奶刚回屋子不久,他手里的桶便见了底。
“奶奶,我喂完了,该走了!”
江颂拍拍手,直起身,冲着屋里喊了一句。
没听到回应。江颂垂眸看了眼蹲在在一旁玩泥巴的小花,摸了摸兜,遗憾地说:
“这次没带糖,下回来的时候再给你带。”
小花眨了眨眼,没吭声,站起来跟着他的脚步,走到门口时停了下来,小手抓着门框,探出半个身子偷偷瞄他。
江颂笑眯眯地摸摸她的头,拎着空桶准备往回走走,结果刚走出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
回头一看,奶奶手里捧着几个烤地瓜急匆匆地追出来,皮焦黑焦黑的,冒着股甜香。她把地瓜塞到他手里,笑得眼角皱纹更深了:
“拿去吃吧,我家两个都小孩可喜欢你了,天天念叨你哩!”
江颂一愣,低头看看地瓜,又看看奶奶那张慈祥的脸,嘴角一弯,也不推脱,爽快地接过来:“谢谢奶奶!我也很喜欢小花和小树。”
他转头冲小花挥挥手,小花躲在门后露出半个灿烂的笑脸。
江颂拎着地瓜和喂鸡换来的钱回到院子时,夏思莲正在厨房收拾,见他捧着几个地瓜进来,惊讶地张大嘴巴:
“哟,小江,这哪儿来的?”
江颂把地瓜往桌上一放,洗手后挑了一个掰开,咬了口,感受甜香在舌尖漫延:“村里老人给的。”
夏思莲倒也不意外:“农村人都很质朴。”她评价道,也掰了个尝尝:“还挺甜的。”说着还比了个大拇指。
天色渐暗,众人陆陆续续回了院子,吃了饭一起围着门板桌算账。
谢向晓拿了支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地挖好了但是还没播种,节目组说只给150;我采了15框兔草60块;然后这个60块是江颂的……”她放下笔,抬头问江颂:“江颂,你下午干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