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商量了工钱,请徐立秋来帮忙给三十文一次,按月算工钱,九钱便成。
两人白天都累了,快速敲定下来,头靠着头睡熟。
次日,上午悦来酒楼豆腐送出的短暂间隙,赵景清倒两碗凉水,唤徐立秋一起坐下休息。
“立秋,”赵景清喝了两口水道,“你也瞧见了,我这儿现在忙,我想请你在我家做长工,工钱给你算一两每月,你觉得咋样?”
一两!徐立秋端着碗的手一抖,水洒在手上,多少男人一个月都赚不到一两银子,景清给他开一两的工钱,徐立秋毫不犹豫,忙不迭答应下来。
只是……徐立秋不解问道:“咋给我开恁高工钱?”
赵景清道:“我还要再请两人,你当小管事,我和袁牧不在,你得帮我管着。”
“……这我哪会?”徐立秋迟疑,他没管过人,哪有这能力。
“不会就学,前面我肯定盯着,我教你。”赵景清笑道,来了剂猛药,“你不当管事,九钱工钱,当管事多一钱呢。”
一钱,能买一百个鸡蛋,吃十顿肉,徐立秋立即道:“成,我当,我跟着你学。”
赵景清:“前面你叫来的两个阿叔和婶子,都是干活利索的,你帮我问问她们,愿不愿意来我这做长工,按九钱的月钱给。”
徐立秋点点头,“成。”
待午后上工,徐立秋便带着阿叔和婶子来了,阿叔姓曹,婶子姓田。
“曹阿叔,田婶子,”赵景清招呼人坐下,“工钱和上工时间,立秋应该和你们说了。但上工时间,我再强调一遍,凌晨丑时过半上工,午时下工,包早饭,时间方面能接受吗?”
“能。”曹阿叔和田婶子异口同声回答。
镇上活计不好找,男人都找不到赚钱的活计,更何况他们这些夫郎、媳妇,卖菜卖鸡蛋,也添不了多少收入。来赵家当长工做豆腐,早上时辰是早了些,但拿到手的钱是真的。他们前面来帮过几次忙,一次三十文,手里有钱回家腰杆子都硬。
赵景清点点头,“那明早你们开始上工,工钱次月十号结。”
“好!”
次日,徐立秋、曹阿叔和田婶子几乎同时抵达。
赵景清做了分工,曹阿叔主要负责守石磨,往磨里加豆子、加水。徐立秋和赵婶子主要负责煮浆和沥浆。
点胆水现在是赵景清、袁牧和林翠娥在做,掌握了技巧,点出来的都一样。
人手多了,按部就班干自己的事,一天比一天磨合的好,有条不紊。
人少好安排,徐立秋学得快,赵景清教他点浆,点了三锅都很好,赵景清放心撒手。
赵景清和袁牧终于得了闲,可以喘口气。
好些时日不曾去豆腐铺,今儿赵景清驾驴车带林翠娥和星儿进镇,抵达豆腐铺,开张卖豆腐。
李长菊跑来盯梢,天天就见林翠娥带他哥儿卖豆腐,逮不住赵景清,有招都使不出来。
今儿可算等到赵景清。
待豆腐铺前客人多起来,李长菊看准时间,哭哭啼啼冲上前,“景清啊!”
李长菊扒开摊子前的客人,抹着眼泪哭诉道:“景清,你、你爹病了,这月来花了不少钱,现在抓药的钱都没,再怎么说他也是你亲爹,你管管他吧……”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
第43章
李长菊冲上来就是一阵哭诉,猝不及防之下,赵景清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么一愣神的功夫,李长菊捏衣角抹泪,“我知道,你是出嫁的哥儿,按理来说家里事不该找你,可……可你弟弟年幼,担不起事儿,我只能来找你……你管管你爹吧!”
赵景清业已经反应过来,爹咋病了,他身体一向很好,赵景清不由慌乱。余光扫过旁边的客人,以及外围汇集越来越多的看热闹的行人,短短几息间,赵景清镇定下来,权衡好利弊,不能让李长菊在这闹。
“姨娘,您先别哭,爹到底咋啦?生啥病了?”赵景清着急问,是为人子听到父亲生病的担忧与关心。
李长菊支支吾吾,“你爹……你爹不让我与你说,也不让我来找你,我偷偷来的……”
赵景清嘴角微抿,“那……那抓药要多少钱?”
李长菊心里暗暗窃喜,面上却是小心翼翼的忐忑模样,她道:“十、十两。”
十两,啥病抓药就要十两银子?赵景清留了个心眼,“姨娘,我现在手里没那么多,我回去凑一凑,钱齐了给你们送去,再去看看爹。”
“……你爹可还等着吃药呢。”李长菊迟疑道,担心赵景清扭头就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