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说这话就外道了,咱都是同一个村子里住着,举手之劳的事儿,等方宇成亲了,我再来好好的喝顿喜酒,沾沾喜气。”云巧笑道。
朱翠兰忙不迭的点头:“这是一定的,到时候谁不来也得让你这个保媒的来啊,快,进来坐会,为了我家的事儿忙前忙后的,多费心思,进来喝口水歇歇脚。”
虽然朱翠兰盛情邀约,但云巧出来的时辰不短了,他怕再耽误家里头夫婿该担心了,于是摆手道:“不了,婶子,我回去晚了家里那口子该担心了,这都晌午头上了,我也该回去了,后头成不成的就看你们自己了。”
“我知道,那我就不留你了,等方宇定下来了,我一定包个大红包给你。”朱翠兰看他去意已决,便不再挽留。
“行,那我就等方宇的好消息了。”
朱翠兰把人送了出去,嘱咐他路上慢点,这才乐呵的把消息告诉杨冬湖去了。
这是好事儿,说给谁听没有不高兴的,杨冬湖脸上也是乐开了花,他对这方面没经验,一个劲的问朱翠兰要准备什么。
“按照规矩是要双方儿女先相看相看,等到真的定下来了,那时再考虑聘礼的事儿。”
朱翠兰下定了决心,她们是男方,相看场地可不能马虎,还是上回的美膳楼,她让赵河去提前定了桌比上回更贵的酒菜,为的是给安锦家留个好印象。
赵方宇知道杨安锦同意了相看,高兴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个劲儿的嘿嘿嘿傻乐。
“别傻兮兮的,学着机灵点儿,见了面嘴要甜,可别像上回那样一句话也不说,人家能看上你才怪了。”朱翠兰拍了一下赵方宇,叮嘱道。
赵方宇嗯了一声,脸上还是止不住的傻笑。
晚上赵河回来,说定好了酒席,朱翠兰找杨冬湖帮忙,明天去告诉杨安锦家一声,就在三日后的美膳楼。
这份喜悦一直持续到晚上进被窝的时候,杨冬湖把这事说给了赵洛川听,赵洛川听到这事儿也是乐的不行,借此机会又搂又亲的占了好大的便宜。
俩人在被窝里笑闹了好一会儿才睡着,杨冬湖记得朱翠兰的交代,准备明天一早就去。
第69章绣桃花儿
村里的房子墙挨着墙,院对着院,哪户人家里发生个大事小情的,肯定逃不过好事儿妇人的眼睛。
昨儿云巧来了一回,今儿就有人来张兰珍家探听情况。
大杨村有个外号叫三歪的,年轻前不正混,得了这么个混名,年轻的时候差点就说不上媳妇,他娘托了好多人,给他说了个寡妇带孩子的。
那时候人人都不看好他家,总觉得那寡妇心眼子忒多,说不定哪天就跟人跑了。可一连好多年过去了,寡妇不仅没跑,还给三歪生了个白胖儿子。
有了儿子后三歪也肯找点儿正事做,一家人的日子倒也还过得去,那寡妇是个泼辣的性子,许是因为死了任夫婿的缘由,若是不泼辣些,孤儿寡母的还不让人欺负死。
三歪媳妇心眼算不上多坏,就是爱凑热闹,谁家有点啥事儿都少不了她,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得来的信儿,得知云巧昨天在杨安锦家里坐了好一会儿。
媒婆去家里还能有什么事儿,张兰珍家里两个孩子都还未成亲,大儿子被王杜鹃的姑娘缠的死死的,小哥儿前两日才拒了一个,云巧来不管是给谁说媒,说出去都要被村里的妇人津津乐道半天的,三歪媳妇哪能放过这个机会。
杨冬湖早晨起来吃罢饭,一刻也没耽误,早说早好,省得生出事端来。
张兰珍长久的没看见杨冬湖了,就算是听了杨安锦和云巧说赵家是如何如何对他好的,真到了猛一见面的时候还是被惊了一跳。
杨冬湖从里到外都像换了个人似的,若说穿衣打扮上赵家为了糊弄人,给他穿的好点儿堵人的嘴也不是没可能,张兰珍惊在杨冬湖的行为举止上,如果不是被真心对待,现在怎么会出落的这么大方?
杨冬湖今儿特意打扮了一番,还让赵方初给他梳了个好看的发髻,把赵洛川送的银兰簪子别在了头上,为的就是让张兰珍瞧瞧自己变化多大,不用自己开口夸,张兰珍自己就能察觉出来,对赵家印象也能更好点儿?
既是旧识,怎么着也得寒暄几句,哪能一上来话都不说两句就直截了当的说事儿,说出去多没规矩。
杨安锦知道杨冬湖今天来是干什么的,头一次没出来迎他,而是一个人躲在屋里害羞。
杨安辰初六就去了镇上,还没到农忙的时候,他爹趁着有空跟他一起到镇上做工,这会儿院子里就张兰珍和杨冬湖两个人说话。
俩人寒暄着,张兰珍话里话外间都透露着对赵家人的满意,杨冬湖嘴角弯弯,看来这一早上的心思没白费。
其实杨冬湖和三歪媳妇两个人就是脚前脚后,错开都没有一盏茶的功夫,他刚也是刚坐下没多久,凳子还没捂热,三歪媳妇高声喊着“兰珍”就进了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