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新的清云鉴传人怎可能是个女子?
她于宫门外立了许久,直到辚辚的马车声趋近,恰逢太子车驾归宫。
时叶齐便于马车内拂手掀开锦帘,凝目看向了她。
春日晌午的晴光照在了叶齐脸上,于他打量她时,便化成一抹流光从叶齐右眼下的泪痣上流转而过,一眼见得,柔和如旭日,和煦如春风。
予人之感,便是极为沉敛,而又柔和。
端木本能地回望于他,而后上前相询:“殿下能否带我入宫?”
此前二人并未见过,宫门前这一面,便是二人初见。她从守卫口中知晓了他的身份。
叶齐眸中微露诧异之色,眉宇间微微含笑,语声柔敛,亦似春风,便问她:“孤还不知姑娘是何人?”
她将包裹在布囊中的麟霜剑取出,握于手中,同时抬眸静望于他:“第九任清云鉴传人,端木若华。”
第385章寒风乱白发
当年于宫门外初见时,脸上毫无脂粉的白衣少女静立在晴光下,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眉眼间却极为沉静,隐有漠寒之色。
叶齐看过去时,只觉她所立之处一丈远近都成了一片无声的幽谷,四周尘嚣尽灭,唯有她白衣无尘,极清极净又极静地立身在那。如遗落人间的灵,自山野间逃入俗世的一只清新白蝶。
空灵、澄澈,干净得像一片雪、一朵云。未染上世间一丝杂质。
她听见车马声,转头向他看来时,他的手拂在车帘上,直视了少女沉静之余、纯净无邪宁如溪水般的双眸。
净且静,柔且寒,灵且宁。无端引人向往,难移双目。
那时一念于心头划过,十分没有来由的荒唐。
——若学三皇弟与四皇弟,于宫外养个外室,许也不错。
下时,她便迎着他的目光,径直上前来,与他询道:“殿下能否带我入宫?”
心念微动,已然做了六年太子的叶齐,自上而下俯视着少女坦然无惧、竟无丝毫怯意的眼神,眸中柔光更甚,眉宇间不觉便含笑,语声便似春风,不自觉地与她柔敛了:“孤还不知姑娘是何人?”
她平静地取出了手中布囊里的剑,抬眸与他道:“第九任清云鉴传人,端木若华。”
一霎时,叶齐目中的柔光、眉宇间的笑意,尽皆散却。
眼神亦沉静了下来,转而慢慢扫过了她手中那把父皇重金向祭剑山庄买下、转而御赐给第八任清云鉴传人清一大师的麟霜剑。
剑鞘上刻满了霜尘枯叶型的纹饰,中间环绕着两个繁复的古字:麟霜。
旁人可能不识,但此剑作为公输家第三代镇庄之宝,购入宫中时,亦经过了他的手。
心绪已宁,余念几空。
叶齐下时便收回了望在面前之人身上的视线,转而敛目,眉宇亦凝:“宗主请上马车。”
清云鉴传人,即归云谷主,云门清云一宗的宗主。
其为大夏国三圣之首,她与她所代表的清云鉴受大夏百姓尊崇已九百余年。他不可能不清楚“清云鉴传人”这一称在大夏所代表的份量。
故转为敬重。
即便明事起,叶齐隐隐有觉“清云鉴传人”的话语权过大。
听天示,预后事,辅国事,和武林。比大夏皇帝和整个皇室、甚至大夏律法都更受天下百姓遵循崇信。
夏国历代皇帝呈显之态,亦都对清云鉴传人甚为信重……
其倘为居心叵测的妖人,祸乱夏国,可谓易如反掌。
叶齐便又看了面前的少女一眼。
她似有所觉,眸光再度迎视了他……眼神澄澈无垢,清明如镜。
若代代清云鉴传人予人之感都如她这般……倒也不必过于忧患。
叶齐眸中再度柔和下来,温然与之颔首。
白衣少女回望着他,本是漠寒的眸光亦流转过少许微光,清泠泠地看着他。
他与她同车而行,带她入了北宫,见得明真帝。
却不曾想到过,四年后,自己做了十年的储君之位会因她一句预言便遭废黜。
无咎、无过,朝堂与百姓之中皆得信服,太子之位亦会被废。
仅因清云鉴传人一句预言……
震惊过后,便是惊天之冷,漫过四肢百骸,袭卷周身。
原来不是妖人,也会做近妖之事。
要如何才能甘心骤然放下,过去三十年母后教导给自己的唯一心志?
幼年至今唯一所知自己该做的事?
幼年至今唯一所知自己该做好的事?
这半生所寻,这十年苦心孤诣稳定下来的朝堂局势、建立起来的储君威仪?
多想与她与父皇与天下人证明,自己唯有明君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