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说话。”这样依偎着轻声细语的时候,就算再有多少次,柳方洲也不会觉得烦厌。
“师哥讲一段这戏本给我听吧。”杜若晃了晃手里的《桃花扇》。
“若儿如今懂的字比我还多。”柳方洲也看向他手里的书册,“哪还要我来念。”
“又在乱说。”杜若笑着回他,“我学的哪句诗、哪个字,不是师哥教我的?”
虽然这是实话不假,从杜若嘴里说出来,总是让柳方洲很受用。
“要听什么?”他问。
“这一段。”杜若翻过被水浸得软趴趴的书页,倒真有些苦中作乐的意思。
“哀江南的套曲。”柳方洲看向他手指的两行字,“唱的是明末南都的惨状。”
“今日的人,也是拿旧曲悲新景。”杜若微微合上了眼睛,说,“就像这支《沉醉东风》。”
“横白玉八根柱倒,
堕红泥半堵墙高。
碎琉璃瓦片多,
烂翡翠窗棂少。
舞丹墀燕雀常朝,
直入宫门一路蒿,
住几个乞儿饿殍。”
柳方洲读完,杜若也许久地没有说话。
“在想什么?”
柳方洲捏了捏他的腰侧。
“在想……”杜若吃痒,笑着摇摇头回答,“咱们这些人里,已经没有会唱的了。一旦有一天亡国,咱们这些曲子戏的,又还能活几天呢。”
李玉给女儿寄来了第一封信,已经在说京城大小学校,改教外国人文字的事了。杜若所担忧的事,并非全无道理。
更何况,这百年来昆腔已经大大衰落,庆昌班原本是京昆“两门抱”,因为京戏的时兴,门下学徒也多学京戏,而冷落了昆腔。如今师父散尽,这曾经有过“花部”“雅部”之争的京昆两腔,已经完全是两派不同态势了。
“方才让我别想太多,怎么如今你又在多想?”柳方洲不轻不重地捏了捏他的脸颊。
“不想了。”杜若把自己的脸重重地向柳方洲手心里歪过去。
“快看,今晚月亮真好。”
柳方洲捧住他的脸颊,珍重地靠住他的额头,杜若的呼息于是尽数扑到柳方洲的脸上,说话时彼此的嘴唇也暧昧地接近。
“师哥把我挡了个结实,我可看不见月亮在哪边。”杜若微笑着说。
“那你就只看着我,也就罢了。”柳方洲说起情话的时候毫不脸红。
这晚月色确实是好的,银子一般亮晶晶照在小小的舷窗上。窗外偶尔泛起细微的波浪,冬夜里水声凛凛,仿佛是谁并不安宁的心。
杜若再一次依偎到柳方洲身侧,柳方洲小心翼翼扣住杜若的脖颈,唇齿纠缠交换着一个逐渐深入的吻。杜若被吻到失神,松开他的时候也还是保持着仰头的姿势,意乱情迷之间柔软的嘴唇无意识地半张着,露出一点湿润的舌尖。
柳方洲望过去更加面红心跳,愈发想要吻下去,往他的舌尖上吻取更多。他的师弟总是这样温顺宁静,仿佛他做什么过分的事情都不会拒绝……
他的确也想做更过分的事。
柳方洲试探着将手伸到杜若衣服下面,手指摩挲过他细白的脊背,停在了腰窝上。杜若微微颤抖了一下,也没有拒绝。手指拂过身躯带起来微妙的热度,杜若整个人都贴在了柳方洲的怀里,心照不宣的情愫使他们两个都呼息得越发急促。
“师哥。”他靠在柳方洲怀里小声地说。
“嗯?”柳方洲的手指勾在了杜若的衣扣上。
“……”杜若仰着头不说话,似乎在等什么。
柳方洲觉得自己真的困得厉害,又对自己正做着的一切无比清楚——杜若棉袍的衣扣被他在缠绵之间一点点解掉,他的师弟因为细微的寒意反而更加向他身边靠拢,月光下看得清楚他泛着潮红的脸颊。他的胸脯也软乎乎的好捏,被柳方洲触碰时瞬间软了腰,还在小声地喊着师哥。
“怎么了?”
柳方洲也说不清自己哪里难受,浑身燥热地抱紧了杜若,晕晕乎乎地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