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兰莛作弦 > 第42章

第42章(1 / 2)

暑天日长夜短,七天的戏多数排在白场,然而晨训晚训都不能落下,密密切切忙起来之后倒也顾不上太多冗长的心思。虽然时节已经到了立秋,天气仍然炎热非常,正午灼灼烈日仿佛要把人的头皮晒裂。

立秋这天,恰好是庆昌班连本演出《薛平贵故事》的最后收官,头牌挂回了王玉青和洪珠联袂演出的《大登殿》,前面是杜若的《银空山》。

按照柳方洲设想的角色排布更换,巧妙地将连本故事演下来,果然在京城戏迷中赚足了巧处:薛平贵与王宝钏的角色前后换角,从柳方洲杜若换作王玉青洪珠,既符合行当的变化,又有师生承继的美意。而杜若前饰王宝钏、后换代战公主,文戏武戏兼当,“一赶二”的精彩名堂也响亮地打了出来。

“这七天的戏,可把正典和若儿累着了。”洪珠许久不到聚芳演戏,楼梯门口都记不清楚。

“都是小事。”杜若提着妆品箱匣,一边为她引着去后台的路。

“这边走廊倒是宽敞明快。”洪珠从窗户往外掠了一眼,身上的湖绿缎子旗袍被阳光折射,忽地闪过一丝宝石似的光,“恰好赶上立秋,明天叫人到东湖买两筐蟹子煮了吃。”

“杜若最不会剥海鲜。”柳方洲远远跟在后面,闻言展眉笑着应答,“总是扎到手指头。”

“又是你油嘴滑舌。”洪珠推开妆室的门,“待会的戏可别怠慢了——耍枪时要是敢掉一支,明天可就要少一只螃蟹!”

管事孔颂今已经在后台候着了,见到洪珠忙不迭迎向前,让她替班主在邀约信上签字。

“有些京郊的堂会,不接也罢了。”洪珠放下笔,“巴巴赶过去也缺车少马,现在也不少那一两场。”

“是,是。”孔颂今点头称是,“——哎呦柳方洲,今早有你的信,送到我这来了。”

“我的信?”柳方洲奇怪地问。

“是没错,柳方洲的信。”孔颂今把夹在自己皮包里的信封拿出来,“还挂的是港城租界的件。”

“辛苦孔师父。”柳方洲伸手接过信封,“不过我在那里没什么认识的人。”

“我看落款还是个阔小姐哩。”孔颂今玩味地嗬嗬笑,“要是你小子日后富贵——”

“柳方洲先生台鉴京城西隆福街泰兴胡同甲拾肆号庆昌班处(交京城西邮局)。”

信封上的笔划锋利有力,黑色墨水在信封上微微洇开,因为长途的邮递而边角磨损,盖着蓝色红色各地的邮戳。

下面则是寄信的地址,两串乌压压的洋文写了下去,看得人头痛,好在最后附注了一行汉字。

“退回请与港城文咸西街唐流云小姐处。”

原来是唐流云的信。

“什么阔小姐。”柳方洲不动声色地摇头,“是我姑姑家的表姐,在港城找活谋生呢,之前说好了寄平安信回来。”

“哎呀哎呀,我还以为柳方洲能傍上——”

“您开玩笑了。”

真是无聊的想法。且不说唐流云从前的身份,他柳方洲也不是追慕富贵的为人。

而且自己也不中意女子。柳方洲想到这里时甚至有些想笑,要是方成哥还在,恐怕会被自己这句话吓一跳。

应付过孔颂今,柳方洲连裁纸刀都来不及找,用指甲掐开信封,倒出信展开看了起来。

方洲弟如晤:

沪城一别,时节过夏。节令无常,万请珍重。

之前你托我所查齐善文之事,我已打听一二。齐善文与我在沪城相识之后,从未过多提及自己从前之事,反而多次向我问询。如今想来,确是可疑。离沪之前我设宴邀请,席间提及石总督之事,言及告发柳氏,齐惊怖非常,当场离席。我于沪城市政官员处私买得齐善文档案,将其历来从业戏院一一抄录,随信附上。

另外还有一事要与你说明。

前几日路经港城元朗平民区唐楼,街区摊贩多有京城菜色,打听得知此处多数为逃难避险而来的北方民众,其中也多有柳姓。倘若时机合适,或许可于此地寻找柳家人线索。我想虽然从前罪令与幼子无关,然而方平曾经留洋,或许改换名姓以求安稳,则不能只按照原名寻人。我已经雇佣私家侦探协助寻找,再与你联系。

我受港城九狮唱片公司邀请,灌录唱片《洪洋洞》《鱼肠剑》两片。来此已有月余,港城风景富贵艳丽,人情风土多有西洋风味,有高大乔木遍开红花,簇簇如火,名为凤凰花,也随信赴来一朵,请你与小杜若略见港城风姿。

然而饭食住所都不熟习,归心急切。想及从前与方成玩笑,约定共同来此湿热之地游玩,彼时小儿女戏言,今日竟无处追寻,只得坠剑亡簪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