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 > 第114章

第114章(2 / 2)

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人,但在相同文化脉络之下,总会有人站出来,为百姓解决这个烦恼。

“杨爱卿,快快请起。”

打坐和眼前之事比起来不值一提,小白起身扶起一直弯着腰的杨珺,语气轻柔和缓。

“吃早饭了没,进去坐下,我让刘德去拿早饭,我们边吃边说。”

拉着杨珺往屋子里走,小白转头对刘德吩咐道:“去厨房多端些早饭来,孤与杨爱卿一起用饭。”

小剧场

小白:去多拿早饭

刘德:夭寿啦!陛下居然主动要我多拿点早饭了,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小白:给我的杨爱卿吃

刘德:不是陛下自己吃啊,那没事了。

等等,不对,杨爱卿???

夭寿啦!陛下居然还有叫人爱卿的时候,完全没听他这么喊过谁啊,我爷爷、丞相他们都没有被这么喊过啊!

阿飘们看着杨珺的工程计划图,一个个赞不绝口,然后怒喷武帝:你要是早死点,这计划说不定就早点能被小白看见呢!

武帝面无表情:有没有可能,我也可以晚死点,这计划能更早点实现。

没有存在感的求定:其实,我如果晚死点,也是可以的。

第131章水利

刘德快速安排好了饭食,等小白和杨珺在各自食案前坐下,他便出去外面候着,把空间留给陛下和他杨爱卿。

这地方是盐井旁杨珺新建的房子,本来就也空间不大,小白和杨珺一人一桌也坐靠很近,方便他边吃边和杨珺聊天。

小白端起热粥吹了吹,“大事要紧,我们就不要管‘食不言’这套了。修这个水利工程,杨爱卿你计划了多久。”

当他呈上那份计划书,没有被皇帝训斥,还被他态度极其之好的邀请共进早饭,杨珺就知道自己选对了人。

皇帝看的懂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并且他的态度应当是支持的。

这对杨珺来说当然是好事,但他在盐场这些日子,还是与盐工、鲁氏子弟一起处理事务最多,和皇帝接触较少,一下子皇帝对他如此之亲近,让他很是局促。

他拘谨的也端起一碗粥,回道:“臣三十一岁来的蜀郡,四十一岁时武帝统一天下。

在蜀郡的这些年,每每去到何处,都带着人去修河堤,开凿沟渠,看河道水位。五十四岁时便有了这个计划,只是……尚在思虑中。

本想上书陛下,谁知臣五十六岁那年,武帝驾崩,便一直没有机会……”

小白了解了。

最近几年大晋政局接连动荡,杨珺想在蜀郡做这样大胆的事,当然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后援支持。

也难怪他这么大早上要孤身来找自己,现在已经五十九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他没时间再等下去了。

“你先吃点东西,和孤再把这个工程详细说说吧,杨爱卿。”

杨郡忙把碗里的粥喝下一半,从他来蜀后的观察以及自己在蜀多年的经验,给小白从蜀中的水文气候讲起,详细阐述他想修的工程基础都是什么。

水利知识小白一窍不通,但他知道怎么抄作业,怎么抄最好的作业。

老家的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变害为利,成功解决了江水分流、控制进水量和自动排沙的问题,让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福泽蜀地千年。

杨珺不是李冰,但小白看着他,仿佛也看到两千多年前,那位带着蜀民修筑都江堰工程的蜀郡太守。

“杨郡,这件事,你放心去做吧。”

小白郑重承诺道:“孤会让一部分鲁氏子弟协助你一起完成这个工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孤都会让你完成这件事情。”

他让刘德带人把食案搬走,去取笔墨帛布来,然后少见的,自己亲手写了封诏书。

“这里无印,就先用它凑活吧,”他本人不怎么动大印,况且现在大印在宫中,就先用自己腰间锦囊里随身带的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