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这样大的事,一时间朝野震惊。
皇上虽然猜到结果不会太好,可他没想过郑廷这样癫狂。他以为,即便谈不拢,也最多将这些人关上一段时,可郑廷竟然如此恶毒。
他将夏国的颜面置于何地?
从齐国退出来的秦阆也有些蠢蠢欲动:“陛下,郑廷此人,狼子野心,若是由着他肆意妄为,早晚会酿成大祸,不如联合燕国,乘势灭了齐国。”
江亦行跟陈素眉头紧皱,允哥儿还在对方手里,贸然开战,允哥儿岂不是危险了?
原先主和的那群人也不反对了,主要这回齐国做的太过分了,简直将他们的面子踩在脚底下碾压,任谁也受不了这样的委屈。
而且这回被害的那群人都是世家出身,听唐郢等人都意思,郑廷是要彻底灭了世家,这人简直就是煞神。
真要动到他们头上,世家众人却都坐不住了,若放任郑廷做大,他们早晚会跟着倒霉,他们的家人也会跟着生不如死。不如在郑廷还未长成之前,先灭了对方。
皇上也早有攻打齐国的意思,甚至他连军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粮草也备好了,边境的布局也都准备妥当。可是……允哥儿还在郑廷手上。
皇上投鼠忌器,出于私心只道:“再缓一缓。”
有大臣上前直截了当地问:“敢问陛下,还要还多久?”
皇上垂眸,凝神细思片刻:“暂缓三月,先送国书问罪,若是对方没有回应,三月后便出兵北伐。”
一锤定音,免去了朝中的争议,也堵住了一部分朝臣的嘴。
宋允知这边,他与刘易生的争执已经越演越烈。
其实从旁人的角度,尤其是从郑廷的角度,宋允知他们没做什么,他不过是提了几个好点子,执行的是齐国自人,受惠的也是齐国人。因为这些,宋允知在齐国朝臣中的口碑极好,尽管众人多少还有些防备,但是提到宋允知的本事,却都是心服口服,也都赞成陛下早日将宋允知彻底收服为自家所用。
只有刘易生还坚定不移地排斥宋允知,时不时地跟郑廷谏言。
郑廷已经有些不快,直到这日,刘易生竟然跟他说,要杀了宋允知。
杀了宋允知?那他这些日子的优待算什么,他舍出去的五州土地算什么?
好不容易快要收入麾下的人,说杀就杀了?难道他身边就不许多另一个股肱之臣?难道看着朝中这些人一个一个出头,就这般不称刘易生的心?
郑廷又想到宋允知的话,一时间也怀疑起来,他所倚重的人会不会真的是个心胸狭窄之辈,又当真会为了权势名利走上党同伐异的路?
心中千回百转,郑廷的神色也渐渐冷淡下来。
“此事,朕不希望再听到第二遍。”郑廷第一次对刘易生说重话。
刘易生也多少有些寒心,陛下竟然如此护着宋允知,甚至连他都说不得对方半点不好。
难道一个凭空冒出来的宋允知,比他的功劳还要大?
二人不欢而散,郑廷满腹憋屈,刘易生更是一肚子不痛快,还在出殿后碰到了在宫中闲逛的宋允知。
这家伙还身边不过跟着几个太监跟侍卫,在空中来去自如,可见,陛下都快将他当成自己人了。
刘易生站立,面色不善地盯着对方。
宋允知也看到了他,只当是没瞧出来刘丞相的不愉,还高高兴兴地上前打招呼:“刘丞相这是跟你们家陛下议完了事儿?可有什么要紧的,你说来与我听听,说不定我还能给一些意见呢。”
要紧的?刘易生想到自己请杀宋允知还被拒绝,当即拉长了脸,挥袖而去。
宋允知摸了摸鼻子,无辜地对着郑廷派过来监视他的人道:“刘丞相貌似不喜欢我,可我并未说什么,他怎么就生气了?”
几个太监也看到了,准备晚上回去跟陛下禀告这件事,刘大人对宋大人对偏见似乎越来越重了。刘丞相是陛下的心腹,宋大人也是后起之秀,本领过人,当然若是不睦显然不是好事儿。只怕还得陛下多上点心,从中调和一二。
宋允知扮完了可怜,转头就遇到了意外之喜。
他碰到了宫中的徐太后,郑廷的生母。
第133章嫌隙刘易生被冷落
宋允知为了“偶遇”徐太后煞费苦心,殊不知徐太后也对他早有耳闻。若不是不想涉及朝政,也不想让儿子多心,徐太后早就将宋允知叫到自己跟前见一见了。
眼下碰到,徐太后甚至没有跟身边人确认,便笃定这位一定是那位小宋大人。
她犹豫一番,最后还是让人将宋允知给请了过来。
等到来人站在她跟前,眉眼弯弯地向她问好时,徐太后忽然理解了儿子为何如此看重这位小宋大人。先不说本领筹谋,单单是独一份的气度和样貌,便容易叫人心生好感。
她从未见过这样出挑的少年,这样的人哪怕不是臣子,只是个寻常小辈,放在身边放着,每日瞧见也会心情愉悦。
“一早就听说小宋大人对名声了,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宋允知被徐太后的宫人引入亭中,徐太后示意他坐下,宋允知也就不客气地坐在了对面:“不知太后娘娘听过哪些话?”
“说你生得好,说你自小便是个神童,还有你在光州大刀阔斧地兴办商贸……”徐太后说着,都忍不住羡慕宋允知。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哪怕是徐太后如今沾了自己儿子的光,坐上了太后的位置,可她能做的也实在是太少了,远远不如宋允知经历得多,日子过得丰富多彩,波澜壮阔。
宋允知笑着道:“那好些都是夸大的话,做不得真。”
“可依我看,你的本事还远不至于此。夏国像你这样的少年,多么?”徐太后这些日子头一回见到这样对脾气的。哪怕是从前认识的故人,被招进宫之后也是战战兢兢,好多话并不敢说,次数多了,徐太后自己也觉得没意思,宁愿憋着也不愿意让人进宫聊天了。
可是憋久了也会烦闷,如今看到宋允知这样自在不拘束,徐太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宋允知也有心跟徐太后交好,他猜得到,这个年纪的老人家都喜欢自来熟的晚辈,尤其是没什么心眼子的。宋允知心眼子密密麻麻,但是却能装出一副纯良模样。
他跟徐太后提到了自己在国子监的经历,说起了自己的几位好友。在宋允知看来,他身边的那些朋友们并不比自己差。都是意气风发,有勇有谋之辈,假以时日,他们也一定能名扬天下。
徐太后听着听着,便入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