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不嫁老头,侯府嫡女转身当女官 > 第218章

第218章(1 / 2)

就你们天天拿个笔杆子可以免除田赋,我们这些拿着性命往前拼的就不配了是吗?”

“就是!陛下的这道政令很好,是真的为百姓着想的,你们这些小人心里有鬼才会跳出来反对吧!”

“呵呵,就应当把这些人送到北地或者西南去,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沙场……”

朝堂上很快就分成两派吵了起来。

……

叶云舒满意的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百官。

父皇说的没错,当事情棘手的时候就撺掇朝臣们吵架,据说这是大渝的皇帝压箱底的手段之一。

看了一会儿,叶云舒看着下面又安静下来了,这才示意宋芷眠继续宣旨。

第290章百姓的拥护

接下来还有一份旨意是针对前那个扬州茶魁状告扬州府上夏元亨一事。

经过刑部派下去的人一番细致的走访调查,最终确定了郎秋竹的哥哥郎夏柏的确是在夏元亨的设计下死掉的。

郎夏柏在船上的时候被夏元亨安排的人灌了酒已经走路不稳了,加上船头那个位置又被悄悄洒了香油,腻滑无比,郎夏柏这才脚底打滑失足掉下船的……

而夏元亨这么做就是为了霸占郎家的那座茶山。

这后面也有那个前江南学政的舅舅在暗中帮忙。

最后夏元亨收监待判,前江南学政革去身上的功名,负责判案的扬州知府革职查办……

“田赋之事事关重大,为大渝社稷想才出了这样的政令。

事发突然必有不服者。

若有不服者拒不执行此政令,革去身上功名。

若顽固反抗者,杖一百,若有为了私利私下勾结串联者,判处劳役五年,流放一千里。

若有更甚者……斩刑!”

宋芷眠一字一句的将叶云舒和林相研究了三天才颁布的政令的相关处罚读完。

百官们不敢有任何的异议。

他们知道,在这道圣旨宣读之后,他们要是敢有任何异议,这位女帝会现场办了他们……

候补的官员那么多,他们被撸下来了,很快就有人会替补上去。

“臣遵旨!”百官们只能躬身行礼。

……

关于田赋的政令很快就发到大渝的各个地方了。

叶云舒安排了人盯着这件事,即使是再小的县城都有政令送到,并且必须要安排专人在张贴政令的旁边给大家解读。

毕竟很多农民都是不识字的……

当大家知道朝廷给大渝所有的田地都减免了五成税赋之后,那些靠着种地生活的农民们当即就跪了下来对着京城的方向磕了又磕。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他们身上的担子减轻了一半,这就意味着家里的存粮会更多一点了。

除了普通的农户之外最高兴的就是家里有孩子参军的家庭了。

在大家知道政令后的十天内,各地的府城,县城,包括下来村庄的里正就拿着兵部发下来的驻军名单挨家挨户登记了。

那些人家已经降了一半的田赋了,家里有一个当大头兵的,立刻就有五亩地不用交田赋,要是孩子在驻军里当个小小的什么长了,能免的就更多一点。

要是家里有孩子为大渝战死沙场的,那更是三代内永远免田赋……

这可让那些家里有人三大驻军的家庭高兴坏了。

原来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呢,陛下真的为他们着想呢!

一时间,不少人家都偷偷的在家里立了女帝的长生牌位,日夜祷告,希望这位女帝能一直都是大渝的皇帝。

有人高兴自然就有人不高兴。

这次政令第一个受损的就是那些有功名的人了。

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真的为了天下人吗?肯定不是!

他们读书可是为了光宗耀祖,能为家族谋取利益,能高人一等……

现在这政令的颁发直接就把他们打回原形了。

能免八十亩的田赋成了十亩……这不就是打发要饭的吗?

这些人觉得自己寒窗十年最后落到这样的田地肯定不甘心。

他们是没有力气,也没有那个能力和朝廷作对,但他们有笔杆子啊,他们很多人立刻写了歪诗来讽刺朝廷的政令。

还把叶云舒说成天下第一荡妇……

只是还没等叶云舒的人动手呢,那些百姓就不答应了。

在春不晚的茶楼里,几名秀才正在大放厥词,说什么牝鸡司晨乃是亡国之象……

“我呸!你们这些就知道动嘴皮子写几首酸诗的现在就想着大渝不行了,你们好去当别人家的狗了?

就你们这样的,就是当狗了也没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