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是武将中的一品大员,居然要受到你这种小人的折辱。
你真是把那些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许丞相,这样的官员该如何处置?”萧景帝看向文官之首许丞相。
“老臣惭愧,在老臣领的六部中居然出了这样一个硕鼠之辈。
按大渝律法,梅大人应当革职查办。
因其所犯事务涉及国公府,应交由大理寺查办,吏部协办。”许丞相恭敬的说道。
萧景帝点点头。
“那就按照许丞相说的办。
至于户部侍郎一职......太子,你也听政多日了,回去后好好想想,该由谁来接替这个位置。”
此话一出,右边的秦王脸色微变。
太子喜不自胜。
“儿臣遵旨!”
朝会散去后,百官们互相看了看,又看了看意气风发的太子,再看看面色如常的秦王。
心里都在想,终于要变天了吗!
安国公回府后在书房摔了一个茶杯。
“蠢货,当时我就说不需要停掉,谁能想到......”
已经从密道进来的秦王叹了口气,亲自给安国公倒了杯茶后才说道。
“这......该怪母妃,是她授意梅大人这么办的。
母妃说,想逼一逼父皇的真实想法。
谁能想父皇这一忍就是三年,愣是三年都没让宫里召见定国公府家眷。”秦王在一旁劝道。
安国公接过秦王的茶,喝了一小口,慢慢的这才把心里的怒气压了下去。
户部虽说受许丞相管辖,但户部尚书年岁大了,也就这一两年就要告老还乡。
原本户部侍郎是最佳的接替人选。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户部侍郎居然被撤职查办了。
谁都知道,户部可是秦王的钱袋子啊!
“舅公,梅大人那边还能保一保吗!”秦王小声问道。
安国公摇头。
“保不了了!这是陛下在朝会上亲自下令革职的,还有许丞相那个老东西盯着。
梅大人肯定是保不住了。
你让人给梅大人那边递个话,做好自己的本分,老夫保他一家老小平安。
让他想想自己的儿孙。”
秦王听安国公这么说,也只得不做声。
好一会儿,秦王又问道,“舅公,父皇这是什么意思?替定国公府出气?”
“你想多了,这事情都三年了,突然拿到朝会上说,这说明什么?
说明陛下要敲打我们了。
陛下是要告诉我们,小动作少搞一点,他那里都知道。
想收拾的时候,自然就收拾了。
至于让太子推荐人选,这无非就是送定国公府一个人情。
将来推太子上位的时候,威远军里的那些将士能看在定国公的情分上,支持太子一下。
不过,人情冷暖,时间一长,还有谁能记得定国公的那些人情呢!”安国公冷笑一声。
秦王有点郁闷。
太子有什么能耐?无非就是运气好一点,从皇后的肚子里爬出来了。
论能力,哪点比自己强。
“这个沈怀琛也真是的,都失踪这么长时间了,府里人还冒出来给我们本王惹事。”秦王气道。
安国公瞪他一眼。
“秦王殿下,祸从口出!
老夫告诉你,你能看见的定国公不可怕,死了的定国公也不可怕!
寻不到行踪的定国公最可怕!
当年他以三万大军斩杀北胡十万精锐,打穿了北胡的一整条防线。
靠的是什么?就是那神出鬼没,让人摸不清的行踪。
要不然,老夫也不可能放弃当初的计划。
当初就差那么一步......”安国公恨恨说道。
秦王没说话,只是这么看着安国公。
“舅公,那我们下面怎么办?”
“等,等一个机会,不管怎么说,三年了,定国公要是没死的话,总该有消息了。
还有,你进宫和你母妃还有太后说一下。
前朝的事情不要插手。
还有,不准对定国公府使手段,对七皇子也不要苛待。
否则的话,上官家那帮家伙,保不准就能参上你一本。”安国公提醒。
秦王一一答应了下来。
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北地,那个和北胡接壤的小镇上。
一个身着胡服的中年男子,嘴里叼着根草,手上甩着一个褡裢,正百无聊赖的看着集市上那些来往的北胡客商。
“爷!我回来了!”同样穿着灰色胡服的一个男子几步就跳到了中年男子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