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墙头马上 > 第94章

第94章(2 / 2)

玉芙细细看过来,竟真是金宝的契,他便不疑有他,脸色缓和了些许,只道,“有劳七爷了。”

第二日一早,天刚擦亮,门房就来通传,金宝来了。

玉芙怪他莽撞,连忙披好衣服起身,想着这人的契已在自己手里,以后要一起搭照营生,可要改改这毛病才好。

“一大早的,怎么了?”玉芙嗔他。

这人面上竟没什么欢欣,反而怒气冲冲,他拿一份报纸摔在桌上,“柳玉芙,为了周家的营生,你这就把我卖了?

玉芙看金宝恼怒,笑着哄人,“怎么都是做生意,你从哪个主子,有什么不同呀。”

可金宝却仍然又气又急,“二爷的生意,那都是清清白白开门迎客的,周家,周家那叫什么营生!”

“什么周家的,眼下这便是我的生意,你也不帮吗?”玉芙觑他。

“你……”金宝气结,“我帮不得!”这就把周沉壁的营生原原本本讲给玉芙。

原来,北京城里东交民巷像个国中之国,各路买办四处游走,触角极其深入。一边帮着大班做贸易,一边利用职务之便做些自己的买卖。比如顾焕章,便是借着职务之便做些进口、出口的正经八百的贸易,周沉壁则是不同。

他熟知各地的关税政策,就好比“乾隆以前的织物得以免税入关”这一条儿就够他赚得盆满钵满。当时,这讯息还只有少数人知晓,就被周沉壁重金压了下来,各路洋行买办就并未昭告北京地界儿各路绣局。周沉壁趁机仿古做旧,迅速做了几笔大买卖。很快,这风声走漏了,全北京的绣局也都活了心思。

一时间,大量绣货涌出,洋人也起了疑,海关验货也越发之严格。洋人们不仅凭经验判断,更设立了专门的查验方法。乾隆时期的蚕丝源于传统桑蚕种,一经化验,真伪立判,仿造之路便行不通了。

周沉壁又想来“格物致古”的高招,他不再仿造,而是私下揣摩“再造”。他命周字号的各个绣局去四处搜罗,深入南方世家旧宅,收购乾隆以前残存的库储老料、甚至从明代墓葬出土的衣物上拆取尚可用的绸缎丝线。收好便把这些绸缎拆洗熏蒸,转运回北京再做绣工。

这般秘密炮制,任凭洋人怎么化验,绸是乾隆的绸,线是乾隆的线,自然顺利暗度陈仓。他囤古居奇,事情坐实之后大家才纷纷后知后觉。他的绣货在北京城里自成一行,又把这老料囤积居奇,别处早已失了先机,不好再寻得大宗古料,自然就他一家独大。

其实这番兴师动众又精工细作,造价已然颇高,可因能逃得高税,利润也丰厚得惊人。

周沉壁本就家底深厚,又借机大发横财,算是做了仿冒营生又自己独占了好处。类似的事情他又如法炮制几桩,名声便愈发狼藉。同行都道他污了华商的诚信。

“你说,这怎么算得是营生呢?”金宝讲完这缘故,又转问玉芙。

“这只有绣工算新的,其他的倒确是‘旧’物。”玉芙不明白。

依他所见,这人人喊打的罪名未免太重。

“他独占了宫里的采买又独占了绣行,多少人眼红。眼下要是没这档子事儿,他指定又搭上俄国人干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事了。”

“说来说去,还是让人眼红了。”

金宝摇头,“北京的生意场不比别处,这名声可失不得。眼下,我在顾家的营生都叫辞了,报纸已经登出来了,都道我金宝投奔了周家。等我真帮衬你,怕是又坐实了和你有染。这北京城里,我的名声坏了一次,这已是第二次了。”

“七爷,七爷他没有说……我没有想到这样严重。”

“顾七?”金宝心下一沉,这人可是想要过自己的命,“你只想到了他,我自然不算什么。”金宝并不想他担心,便又按下这一话,只道,“我当了几年奴才,主子好不容易信任我,眼下我倒也有些起色,就这样舍弃了,确是不甘心。”

“我……”玉芙也不知所措。

金宝垂着头,“也没什么办法了,我只好到别的地界儿再打拼了。”

“别的地界儿?”玉芙隔着桌子急急拽他,“你,你何苦离开呢!”他说罢就懂了,金宝和自己一样,是卖力气过活的,若是在北京立不了足,要怎么活下去呢。

玉芙恼怒悔恨,“二爷,二爷会放你走么?”

“正是因为不会,我才不能去拂主子的面子。”金宝说罢站起身来,走到玉芙那侧。

他半跪下来,手抚上人的膝头,又抓着他的手,凉凉的,有些发颤,“柳玉芙,我是非走不可了,但我放心不下你。”他下了些狠心,直直说道,“你不要再守着那个死人了!要是早叫我知道你要接这周家的生意,我第一个不同意!”

玉芙挣开,又被抓住,这人力气大,捏得他很疼,“你爱戏,你就去唱戏,至于旁的,你也管不了!”

“我能管……”几滴泪珠子砸在俩人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