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连喻芳倒透露着反常,她不懂,端起青瓷茶盏淡淡道:“哟,这茶都凉了,老爷还没来吗,使人去催催,二姑姐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了。”
连喻芳淡淡朝她看一眼,依旧未搭理她的挑衅,她耳边听着弟妹的嘲笑挖苦,心情倒是平缓不少,她也是急,一听昭王的名头就坐立不安,火急火燎来了连家。
众人皆以为昭王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可她却明白那人太过可怕。小小年纪便能算计亲兄长,她如何不畏他对自己的通儿下狠手?眼下她已想清楚事情来龙去脉,定是通儿见那凌家女长得貌美,想一亲芳泽,才叫徐世子撞见了,至于为何人在昭王手上,想来是明棣想拉拢徐家,卖徐家一个脸面。
她蹙眉,保养尚好的脸上此刻尽显褶皱。心里不由得对兰姝生出几分怨怼,女子生得妖艳便是错。重则祸国,轻则殃民,如若不是她,自己的通儿又如何会凶多吉少?
待她又喝了一盏茶过后,连义覃才姗姗来迟,他身上带着潮气,显然刚刚是去沐浴更衣了。外头炎热,他今日跟着上司去体察民情,身上汗流浃背,又热又燥。他一小官,可不比那些大富大贵之人,马车里还能放冰鉴,故而方才在马车前瞧见连喻芳更是没有好脸色。冲了个凉,身子舒爽干净,心想晾了她许久,这才不疾不徐地过来。想来定是她那亲子又惹出了祸事。家里头就是金山银山也经不住他三天两头出事,念及此,连义覃的眼神微变,面色有些不善。
连夫人瞧见她夫君来了,忙上前迎他,也换上了一副喜庆笑容,笑话,她可不敢在丈夫面前暴露丑态,这也是她拿捏连义覃的地方,是以家中惟有她所出的鑫儿,旁的妾室可没有生育的权利。
“夫君,你来啦,瞧你这热的,待会我叫小琪端点煨好的莲子羹来败败火气。哟,二姑姐待会可要多用些才是,想来通儿不懂事,又惹上官司了吧。”连夫人站在连义覃身边,一边替他摇着扇子,一边朝连喻芳开口。
连喻芳见他过来,眼里有了几分光,本想开口求他,可她弟妹实在聒噪,又瞧他不疾不徐喝了一口茶,她这才上前开口,“覃弟,这次你可真的要拉你外甥一把啊。”
“说吧,陆通又惹上谁了?”
他夫妻二人心照不宣,都知道连喻芳上门拜访定是因为陆通的事,是以两人语气都有些不善。连喻芳自是听出来的,她心中虽有不喜,可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表露。
“是,是昭王。”
“什么?”连义覃撂下茶杯,杯子也重重砸向桌面,发出清脆的哐当几声。他虽心里明白,他姐姐过来定是没好事,若是小事,他那清高自傲的姐姐自己就掏银子摆平了,这些年她给连家填的窟窿不少。只有惹上官场上的人,她才会来连家找自己出面摆平。
“阿姐,你那儿子莫不是脑袋遭驴踢了,竟然惹上了昭王?”
他着实不喜那外甥,当年就是他,将自己另外一个外甥活生生给掐死了。自那以后他便跟妻子提点了几句,叫她好生看着自己家的孩子,莫要与陆通来往。果不其然,那小混球长大后样样不学好,如今竟还惹上这等祸事。
“覃弟,这么多年我没求过你什么,还望你看在,看在我当年出了银子的份上,你官场上有人,门路多,就帮了通儿这一回吧。我保证,以后我定好好看着通儿,不再让他惹祸了。”连喻芳一大把年纪了,最重规矩礼仪,这会为了儿子也不得不苦苦哀求他人。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1]
“不是我不帮你,阿姐,我一个小小的官,我怎敢与皇家作对?阿姐,当年你是帮了我,我也很感激,但我不能拿着一家老小的命去报答你啊。陆通他这回多吃些苦也好,好叫他记住教训,免得将来惹出更大祸事。”
但他没说,兴许这回便是天大的灾祸了,他那侄子这次恐怕凶多吉少。他便是不问缘由,都知道陆通犯了什么过错。他官微言轻,自是没法亲自与昭王共事,但他上司酒醉后却透露过几句。原是有人说昭王尚未定亲,叫他送点女人过去,但他上司却说昭王看似待人有礼,温文尔雅,可他最烦旁人于他面前说些荤话。想来陆通那泼皮定是嘴上没个把门的,是以惹恼了昭王。
连喻芳等了许久却等来这么个回答,她如何甘心,便是她好说歹说,她弟弟都不松口帮她。
“阿姐,你当年保下通儿就该知道是这么个结果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陆通少时掐死大姐的孩子,你当时是怎么说的,你说陆通年纪小不懂事,三岁看到老,阿姐,陆通这些年胡作非为惹的祸还少吗,他这事我管不了。”
连夫人闻言,眼里充满诧异,差点失手没拿稳手中的竹扇。她倒是第一次听见这事,陆通竟然杀死了大姑姐的孩子?
是了,大姑姐原也是有一个孩子的,只是幼时无端夭折了,她还觉得奇怪呢,丈夫却缄口不语。她以为是那孩子没福气,突发恶疾一命呜呼,不曾想竟是二姑姐的孩子下了毒手,果真是个天生的坏种。怪不得大姑姐这么些年都与家里断了来往,相比连喻芳,她的确比较喜欢善解人意的大姑姐,即使她与自己的夫君并非一母同胞。
连夫人往大堂里扫去,只有管家一个下人在外守着,他是夫君的心腹,家里的老人了,自不会往外胡说。好在跟她来的小丫鬟不在,否则她那姑姐指不定还得灌一碗哑药下去。
“覃弟,你当真如此狠心吗?”连喻芳声音不自觉地高了一些,她眼里盛满怒意和不甘心。他的官都是自己捐的,如今却连这点小事都不帮忙。
“这忙我帮不了,弟弟还有差事在身,先行一步,告辞。”
连夫人看着自己夫君毫不犹豫地甩袖离开,她笑了笑,对连喻芳道:“二姑姐,天色不早了,您看是住家里还是给您备好马车?”
连喻芳瞧她那小人得志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又觉口渴,端起茶杯一看,里边见了底,半口水都没了,她没好气地将茶杯重重地摔在桌上。她的亲子如今生死未卜,娘家却半点力不肯出,她如何肯住下来?
“不劳您费心。”说罢便走了出去。
“哎,二姑姐,我就不送您啦,有空带通儿常来玩。”
连喻芳听见身后那妇人提及她亲子的名讳,脚步一顿,憋着怒气,深深吸了几口气,这才头也不回地出了大堂。此处是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她对这里每一处的花花草草都太过熟悉。但于她而言,她却是个外人了。
小丫鬟见她姑姑脸色苍白,轻车熟路地出了连家,她不敢开口问,怕她又招人烦。她原就不太聪明,连姑姑看她脸圆圆的,夸她长得讨喜,这才叫她贴身伺候。但姑姑她今日实在可怕,她也不知连老爷和她说了什么,想来应该是吃了瘪,她知道连家姐弟关系不大好,平日里并无来往,只在节庆日互相送些礼维持表面功夫。
“姑姑,我们现在回山庄吗?”小丫鬟见连喻芳站在马车前静默许久,这才怯生生地开口问她。
连喻芳听后好半晌没回神,但就在她俩回程的路上,遇上了来寻她的婆子。那婆子五大三粗,累得气喘吁吁,身上自带一股难闻的酸臭馊汗味。连喻芳皱眉,面上带着不喜,沉声道:“出了何事?”
“姑姑,您快回去看看吧,闹出人命了。徐家世子爷不知为何,把一个侍女折磨得只剩半条命了,现在她是出气多,吸气少了。”那婆子手舞足蹈,说得绘声绘色。
“哪个侍女?你可瞧仔细了?徐世子当我山庄是死的吗?”
“好像是,是小篱?”这婆子原是山庄里打杂的,不久前她看着徐青章使人对一侍女施刑,又听说连姑姑不在山庄,这才跑了出来报信,目的正是想在连姑姑面前拍马屁露露脸。
连喻芳闻言大吃一惊,小篱正是下午对她通风报信那婢女,她听说兰姝品行不端,正想过去捏她的错,不想却被徐青章威胁了。而这婆子又说徐青章在惩罚那婢女,她细细疏通来龙去脉,想来她的通儿去冒犯那凌家女,定也与小篱脱不了干系,否则徐青章又怎会杀鸡儆猴?
“掉头,去秦王府,我要见秦王。”眼下她回不了山庄,就算回去也于事无补。那么就别怪她无情了,为了她的通儿,她要赌一把……
…………
徐青章的确在山庄发了火,他也从小篱口中得知,陆通行事的缘故在她。她前些日子被陆通糟蹋了,她又嫉妒兰姝仙姿玉容,是以在陆通面前挑唆,说今日山庄来了位仙女。那好色之徒一听,果然心动不已,闻着味就过来了。
他并没有亲自监督,更没有亲自施刑,只因兰姝还在山庄。她鼻子灵,还喜洁,若是身上染了腥臭的血腥味,她定是要恼了自己的。
等他回去找她,小女郎已经沐浴好了,他进来时,她正坐在梳妆台前,脸莲红,眉柳绿,胸雪宜新浴。[3]一头青丝披在香肩,他走过去自然而然替她绾发,兰姝眼神扑闪扑闪的,轻声对他说:“章哥哥,你来啦。”
实则兰姝内心无比纠结,她挠着手指,不知道要不要对他开口,脸上也因她的郁闷而浮现红晕。
“姝儿,可有话想对哥哥说吗?”徐青章察觉她有些不安,身子不停地扭动,更是坐立难安。他看向铜镜里少女的模样,眼睛如两汪清泉,透亮又清澈。可她听到徐青章开口后,眼里却蒙上了一层水雾,“章哥哥。”
女郎声音娇娇弱弱,还带着哭腔,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徐青章板过她身子,与她对视,兰姝却不愿抬眸看他。
徐青章无奈,而后轻叹一声,“姝儿。”
他能如何,总不能叫自己心爱的女郎如外面的婢女一般,对她施以酷刑,严刑逼问她是否与昭王有染。她与自己相识数年,青梅竹马,她是那般美好,如天上日华,如天上明月,如天上仙娥,是他舍不得亵渎的人,也是他穷尽一生想要保护的人。
于感情里,他不愿放手,但他也知道,那人也不愿意。但纵是拼了他这条命,他也要护她一生周全。他知道的,姝儿只是被那人诱骗了罢了,纵使做了些糊涂事,他也不怪她。
“姝儿,哥哥想问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