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画看看,等你画完之后和我联络,到时候我们再来讨论。也许画出来之后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编辑觉得他说的故事缺乏吸引力。
到底该写怎样的故事?
回家之后,他又重温了和编辑分享的那个故事,觉得的确缺乏震撼。虽然是他很擅长驾驭的题材,但反过来说,作品的世界受到了局限,故事只在自己的知识所及的范围内展开。《另一个我是幽灵》也完全没有摆脱日常。
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他始终没有想到什麽好点子,内心越来越焦躁。如果一直画不出来,责任编辑可能会对自己失去兴趣。对编辑来说,钉宫只是“有可能成功的未来漫画家”之一。
正当他陷入苦闷,有一天,他想到了津久见的笔记本。笔记本装在纸箱内,来到东京之后,从来没有打开过。
他没有多想,就把那本笔记拿了出来。他无意盗用津久见的点子,虽然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很有趣,但终究只是中学生的想法,现在回头看,一定会觉得太幼稚,只不过也许可以从中获得某些灵感——他带著这样的心情再度翻开了笔记。
然后,他再度受到了衝击。
故事的很多设定的确很幼稚潦草,但成为作品基础的构想富有独特性,令人惊豔。第一次看这个故事时的惊讶并不是错觉,这本笔记是无数奇特灵感的宝库。
虽然津久见说钉宫是天才,但钉宫终于领悟到其实刚好相反,津久见才是天才,他只是缺乏表达这些创意的技巧。
笔记本上记录的所有灵感都很出色,但最有魅力的还是《零一大战》。虽然有很多漫画、游戏和电影都描写幻想空间,但结合现实世界环境破坏的题材很新奇,很难想像出自一个中学生之手。
卧床不起的主角可以在幻想空间自由自在地活动,这一点也富有吸引力。也许津久见让因为生病的自己化身为主角,发挥了想像力。
那天之后,钉宫就一直想著《零一大战》的故事。虽然他知道必须自己想故事,但回过神时,发现自己开始想像《零一大战》的角色,然后实际画了起来。
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接到了责任编辑的联络,想瞭解他的工作进度。
钉宫回答说,正准备著手。
“太好了,请问是怎样的作品?”
被编辑这麽一问,他说了起来,他说的当然是关于《零一大战》的故事。
他简短地说明之后,编辑的反应明显和之前不一样。
“这部作品的格局很大,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我觉得很棒。请你赶快著手画,即使只有开始的部分也没问题,不需要急著收尾。”责任编辑的语气中充满热忱。
安心感和罪恶感在钉宫内心交错,觉得自己终于踏出了一步,同时又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抢走津久见的作品。
然而,津久见已经不在人世。如果自己不画,《零一大战》就永远无法见天日,最重要的是,全天下没有人知道这是津久见的作品。
画吧。他下定了决心。现在已经不是犹豫的时候。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在漫画杂志上连载了。
他专心一志地画了起来。大约一个月后,带著完成的漫画造访了出版社。责任编辑当场看了起来,脸上的表情渐渐严肃,最后对他说:“你等我一下。”就带著漫画不知道走去哪裡了。
过了一会儿,当责编走回来时,身后跟了一个年纪稍长的男人。钉宫接过名片,立刻紧张起来。原来是主编。
之后的发展完全出乎意料。主编问他,是否愿意以这次画的漫画为基础连载。首先试著连载十次左右,如果受到好评,希望可以继续连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