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即便是曲花间也不好将他们一起杀害,否则难以服众。
“这位大人姓成?可是徐广义妻家那个成?”曲花间似笑非笑的看着成秩正,仿佛在看一个挑梁的小丑。
成秩正暗暗擦了把汗,也不敢像知事那样理直气壮,语气张狂,还算客气的道了声是。
曲花间不想与三人过多纠缠,说话时也算得上和颜悦色。
左右他已经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不差这两三个,便道:“几位大人忠君爱国,在下实在敬佩,来人,送几位大人回府收拾行李,再派一百精兵护送大人离开幽州。
大人也知道,冀州是沉水郡王的地界,我的人不好踏足,剩下的路就得靠大人自己走了,祝愿大人平安抵京,能继续为国尽忠。”
一番话说得有礼有节,全然没有要伤人的意思,甚至还主动派人护送,几人面带惊讶的看向曲花间。
那位知事颤了颤胡子,指着曲花间,“你不杀我等?”
“我何时说过要杀你们了?”曲花间好笑道。
“哼!诡计而已,别以为本官会被你的花言巧语哄骗。”知事还是不信,端着架子再次甩袖。
“无须多言,林茂,送人。”
“是。”
曲花间并没有伤害出言反对的人,其他官员见状也不免悄悄松了一口气,纷纷拱手表示愿意臣服。
至此,幽州彻底成了曲花间的地盘。
-----------------------
作者有话说:来晚了宝子们,今天大姨妈来了,一觉睡到中午,被叫醒就收拾收拾出了门,十点钟才到家。
第117章参军
将幽州曲花间收纳幽州,又组建军队的事,很快便被一些消息灵通的势力知道了。
徐广义原先广发檄文声讨曲花间,称其欲借皇室血脉行事。
他虽然颠倒黑白,想把自己头上的黑锅往别人身上甩,但天下人都不是瞎子,自然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究竟是谁。
可如今曲花间组建军队,又让幽州大小官员俯首称臣,算是彻底撕破了那层窗户纸,一时间引来骂声一片。
有读书人原先还称他救济流民有仁善之心,现在则反过来说他做这些不过是沽名钓誉,想收揽人心。
曲花间对此不置可否,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还怕别人说什么?如今周朝盘踞各方的势力,有几个是名声好听的?又有几个没被这些读书人骂过?
谁是好人,谁能让百姓活得安稳,不是读书人寥寥几句酸腐文章说了算的。
百姓养家糊口都已经很困难了,哪有时间和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读书人讨论这些,他们只知道,谁能让自家吃饱饭,谁当家的苛捐杂税最少。
可成也读书人,败也读书人,曲花间虽不介意自己的名声,却也不能放任不管,如今手下得用的文人除了杜文君和学院那些夫子,就只有严子渊那一班大小官员。
府衙官员要负责维持衙门运转,也顾不上这头,若要统治一方土地,文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奈,曲花间回到渔湖镇的第一件事,便是请石夫子出马,同样写了数篇文章,以应付那些铺天盖地的负面文章。
新学夫子的资薪待遇不错,吃住也都有保障,石举人在渔湖镇待了几年,生活得十分惬意,早将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日常交际间也对曲花间的为人颇为赞赏。
还没等曲花间开口,他便写了数篇华美的文章,让弟子郭垂文送过来了。
这些文章有描写渔湖镇市井百态,百姓安居乐业的,也有歌颂曲花间以及严子渊之功劳,将幽州治理得越发繁荣的,还有对徐广义颠倒黑白泼脏水的讽刺之言。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写了一首工整对仗的押韵小诗,将曲花间从外貌到性情上上下下夸了一番。
曲花间看完所有文章,脸上略带薄红,将那首小诗扣下后,让人将剩余的文章誊抄数份散播出去。
等人走出书房,穆酒探头看着人走远后,才悄悄摸到书案边,将那首小诗抄写了两份,一份揣进怀里,另一份夹到了那一叠文章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