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
说完,他脸色一变,突然想起一事来,忙对着刘陵道:公主,臣等途径匈奴之地归来的时候,曾经道听途说打探到一个消息,说是匈奴单于准备派人来大汉请求公主和亲。
雷被也是回到了大汉才知道翁主因功被皇帝晋封为了公主,曾经的他不担心,是因为知道皇帝年轻,姊妹大都已经嫁人为妇,膝下的公主最大的也不过三五岁,和亲是轮不到他们的。
可没想到刘陵现在也是公主了,现在匈奴人请求大汉送公主过去和亲,朝堂上和淮南王不对付的人很可能为了讨好皇帝上奏让刘陵做这个和亲公主,而且淮南王那里也不保险,谁知道淮南王会不会为了谋夺帝位和匈奴勾结,故意奏请皇帝让刘陵和亲呢。
不是吧。
陛下应该不会答应的。
几人顿时面面相觑,刘陵是真心觉得刘彻不会那么傻,自己才给他送了对付匈奴的利器,转头就把这个助手给送出去。但架不住朝堂上那帮打着以和为贵心思的诡谲朝臣不做人啊。
因为匈奴狼子野心,是头喂不饱的饿狼,汉朝和亲说白了就是给匈奴送钱送女人,不仅劳民伤财,对汉朝来说也是莫大的耻辱,而且以往就算汉朝如此忍辱负重的去和匈奴搞好关系,人家匈奴仍然是不屑一顾,时有犯边,杀烧掳掠汉朝边民。
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不想打仗呢?
因为大多数人都怕冒险,习惯了和亲政策带来的和平假象,能用女人和财物换和平不是很好吗?干嘛要去冒险出兵,而且出兵失败的机率很大,打了败仗对国家和国库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他们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无视被和亲女子的痛苦。
反正又不是他们的女儿被送去和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
如果说刘陵还能稳得住,其他人就开始心慌起来,纷纷打定主意做了主战派。
卫青的动作很快,第二天他就进宫给自己和刘陵求了一道赐婚的圣旨。
圣旨被黄门宣下的时候,雷被恨的咬牙切齿,没想到卫青的动作这么快,但看到刘陵欢喜的笑脸,失落的转身离去。
果然,半个月后,雷被所说的匈奴使团带着单于请求公主和亲的要求来到了大汉,而不出他们意料的那样,果然有和淮南王那个不对付的大臣奏请刘陵身为公主,自当为大汉尽忠,当为和亲公主的人选。
刘彻也不是傻子,他虽然用人如积薪,但对有能力,可以为他带来足够价值的人还是很爱惜的,那个上奏的大臣直接被他冷斥了回去。
那人面如土色的站回了队伍,其他人见了皇帝这样的态度,也不敢再提让刘陵和亲,反而是纷纷提起了宗室未婚之女何其多,择选一名封为公主便是。
刘陵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被气的咬牙切齿,这帮软骨头的主和派,只知道祸害女人,为什么匈奴单于不喜欢男人呢,否则可以把他们都送去和亲了。
质量不行那就用数量来凑。
反正匈奴真正想要的是陪嫁的钱粮,和亲的人是男是女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第92章廷议战或和刘陵不仅敢想,她
刘陵不仅敢想,她还敢做,当着刘彻的面就把这么一番话说了出来,将处变不惊的刘彻都惊讶的长大了嘴。
把伺候的黄门和郎官挥退,给他们下了封口令后,刘彻才用一言难尽的表情看着刘陵,啧啧了两声道:你可真敢想啊,你知不知道你这话要是传了出去,朕也保不了你。
刘彻吓的抹了把虚汗,为刘陵的胆大捏了把汗。幸好他下了封口令,否则这番话一旦传播了出去,刘陵只怕成为众矢之的,在大臣们恼羞成怒后的群情激奋下,刘彻也不一定能保住她,毕竟朝中的那帮大臣最擅长的就是倚老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