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实注定会让刘陵失望,她不可能真的一直龟缩在府里,好不容易出门一趟,居然真有乌鸦嘴天赋的被人给掳走了,虽然不是在王府里。
第52章各有心思帝后之间的关系原本
帝后之间的关系原本就不是那么和谐,利益的掺杂、身份的改变,再加上馆陶大长公主比以往更胜的贪得无厌,这对曾经举案齐眉、如胶似漆的天下最尊贵的夫妻俩现如今连相敬如宾居然都做不到了。
陈阿娇疑神疑鬼,根本没有察觉到刘彻的冷淡来源于何处,而是嫉妒心作祟,以为刘彻当真和刘陵有染,越发的恼恨起来。她找来了其母馆陶大长公主哭诉,然而哪怕再心疼女儿,馆陶大长公主也不能昧着良心按照女儿的想法去对付刘陵,毕竟那天帝后大婚当晚她已经试探过刘陵了,作为过来人,刘陵的话里有几分真几分假她还是能看得出的。
刘陵和皇帝根本不像流言说的那样有什么苟且,而是如她所说的那般心仪上一个出身低贱的小子。
难怪刘陵藏着掖着不肯正大光明的说出来,这次要不是流言太过荒唐,她们所有人怕是都不会之情,消息隐瞒的倒是挺严密的。
可惜无论馆陶大长公主如何安慰,陈阿娇认定了的事绝对不会因三言两语而改变,哭着闹着要找窦太皇太后做主,谁让她的母亲也不帮她呢,馆陶大长公主无奈,只能带着陈阿娇去找窦太皇太后。
长信宫里,听了陈阿娇低声的哭诉,窦太皇太后半天无语凝噎,只是揉着眉心深深地觉得无奈。
幸好她一早就把过来请安伺候的王太后打发走了,不然让皇帝的亲生母亲听到儿媳告儿子的状,王太后和陈阿娇这对婆媳日后也不用相处下去了,虽说她们之间本就不算和睦,但显然无论是馆陶还是陈阿娇都还没意识到自从皇帝登基后,众人地位的改变与以往再不能相提并论了。
也不知她还有多长时间的寿命可活,毕竟两个儿子都先后离她而去,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也要步上他们的后尘,等她走了以后,馆陶还好,看在她曾经鼎力相助皇帝的份上,必能安享晚年,但阿娇可怎么办呢?自高祖建立大汉以来,也不是没有被废了的皇后。
虽然窦太皇太后心里有这样的预感,但她到底站在大汉权利顶端多年,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那丝不好的预感在心里盘旋后随即就消失不见。
她的眼睛看不见,听着耳边渐渐低沉的哭诉声,默默地想到,有窦家和陈家在,阿娇定不会步上薄氏后尘的。
窦太皇太后叹了一声,问一旁的宦官道:皇帝现在在何处?
宦官愣了一下,随即禀告道:奴婢不知,这就寻人去未央宫询问。
窦太皇太后却没有答应,而是挥了挥手,示意宦官退下,宦官不知所以然,但听命行事是每一个宫廷中奴婢的行事准则,乖乖的退下。
他不知道皇帝在何处,你总知道他的下落吧?窦太皇太后的声音低沉道。
陈阿娇犹豫了下,脸色瞬间苍白,她也知道自己派人监视皇帝的行踪是犯了忌讳,但她害怕刘彻真的变了心,或者在宫外找女人,所以明知道犯禁还是派了人手,听外大母话里的寒意,分明是责怪自己。
陛下在宣室殿。想了想,陈阿娇委屈的说道:但是前几日,陛下分明又带着身边的郎官出了未央宫,据说还是往刘陵府上去了,他整日不来椒房殿也就罢了,说是去平阳侯府看望平阳公主,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平阳给他进献美女,呵,这是仿照阿母以前给舅舅进献美人,所以现在有样学样起来了?
说道最后,陈阿娇的语气免不了带上几分激愤和嘲讽。
空穴不来风,还有刘陵和陛下之间的流言,刘陵她若是当真行得正坐得端,怎么会有这种谣言传出,这长安城里陛下的堂姊妹可不独独只她一人,怎么就偏偏只牵扯上了她?我看分明是他们之间本就不干净,所以才随随便便被人看了出来。当然,这个长了眼睛,看出刘彻和刘陵之间关系不对劲儿的人是谁,那就不可言说了,反正陈阿娇是不可能承认是自己疑心生暗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