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53章(2 / 2)

公孙敖却是笑了,说道:还小什么小,你今年都十四了,如果明年还没有成亲,就等着被罚钱吧。翁主倒是没人敢上门要罚金,但你可未必了。公孙敖拍拍卫青的肩膀,一副为他考虑的模样。

在大汉,单身还真的是一种可以用来敛财的罪,无论男子也好,女子也罢,若是十五岁还没有成亲,便要给朝廷缴付一定数目的罚金,大约800钱,也就是现代的8000块。这也就罢了,而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成家,那么罚金的数目就会成倍的往上翻,按照五倍来处罚,至少要交四万块钱,单身的成本,不可谓不高。

卫青正陷入沉思中,忽听公孙敖又凑到他耳边小声来了句:你知道最近长安城都在流传翁主和陛下的谣言吗?

居然会有这种事?

初次听闻的卫青忍不住想帮刘陵澄清,但公孙敖看了看周围,觉得人多眼杂,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和卫青悄声说了自己听到的谣传,一时间,卫青心乱如麻。

刘陵自觉自己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引人注意的在未央宫前殿转了一圈,过足了眼瘾,心满意足的回了长信宫,跟在平阳长公主身边赴宴,对卫青和公孙敖,乃至长安城流传的谣言分毫不知道。

因为刘陵就是被造谣传谣的当事人,那些觉得日子无聊,喜欢看戏,无风也要摇起三尺浪的人更不会提前告知她,而如平阳长公主、窦太皇太后这种听过一耳朵的人则是觉得谣言止于智者,原本还想找来刘陵告诫她一番,但是看刘陵一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泰然模样,出席皇帝的大婚也没有什么黯然伤神的神色,觉得刘陵果然身正不怕影子歪,外面谣言都快传的沸反盈天了,居然还能坐得住,不见丝毫坐立难安的模样,觉得刘陵是个稳重的人,根本没人想到刘陵居然会毫不知情。

但是身为谣言男主妻子的母亲馆陶大长公主却坐不住了。

说起来,馆陶大长公主是个很会来事的人,通过向她的兄长汉景帝进献美女,从而在先帝面前很能说得上话,而且她的眼光也放的很是长远,在巩固自己现有尊贵的地位的同时,还以权贵之间盛行的联姻将自己的女儿推上了皇后之位。

至于馆陶大长公主为了让女儿成为皇后,是如何的在兄长景帝面前煽风点火,废了刘荣的太子之位,把嘲讽她痴心妄想、不答应联姻的栗姬送入冷宫,硬是把刘彻推到了太子的位子上,种种艰辛自不必说。

现在女儿终于如她所愿的成为了皇后,馆陶大长公主自然心满意足,然而随着长安城骤然传出的流言蜚语,再有她去宫里见女儿时被倾诉的怨气,听到女婿刘彻似乎和淮南王翁主之间有什么苟且,馆陶大长公主止不住的愤怒。

她辛辛苦苦的栽树,可不是让别人摘果子的。

刘陵到达长安城后,也有派人去堂邑侯府给馆陶大长公主送过厚礼,只是身为窦太皇太后的女儿,馆陶大长公主什么没有见过?区区一些钱财而已,她根本不放在眼里,而刘陵也只是区区淮南王的女儿,一个小小的翁主,女流之辈掀不起什么风浪,馆陶大长公主一直没把刘陵当回事。

但现在,她看着模样娇俏、颜色清丽的刘陵忍不住心生怀疑:阿娇说的该不会是真的吧?刘彻那白眼狼当真和自己的堂姊妹有苟且?

大喜的日子,馆陶大长公主不好黑着一张脸,只是看着刘陵和平阳长公主说话时喜笑颜开的模样,心里有了决断。

再看看吧,若果然如娇娇所说,那就怪不得她心狠手辣了。

任是谁都别想挡了她女儿的路。

第46章醉酒的皇帝刘陵没有看到馆陶

刘陵没有看到馆陶大长公主看她时晦暗不明的眼神,因为目睹皇帝大婚的隆重盛况而心情激荡,对婚宴上若有若无的打量目光和暗潮汹涌大神经的没有察觉,只以为最近自己又是献豆腐,又是献美食的,还有冰块和卫生纸的生意,从而被长安城的皇亲权贵众所周知,成了名人。

没看皇帝婚宴上用的菜肴多么的受欢迎吗?这可都是她献上的方子。

刘陵没想到刘彻这个皇帝还挺给自己面子的,大婚上居然还让她也出了把风头,正言笑晏晏的跟着平阳长公主挨桌敬酒,当然也有提携她和长安城里的亲贵们交好的意图在,毕竟都是一家人,同为高祖之后,平阳长公主便是如此叮嘱刘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