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51章(1 / 2)

刘陵很满意卫青的回答,含笑应下,但心里却想到卫青入职之后,一定要和同事打好关系,交际什么的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卫青如他所说不是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的那种人,但身上肯定是不能缺了应急的钱财的,而且皇帝给发的俸禄也不一定有她给的高,很没有必要真的收了卫青的俸禄,就当是卫青存放在自己这里的吧,自己先给他代管,省得日后连养孩子的钱都没有。

因为心情好,接下来的时间刘彻等人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教属于刘陵式的如沐春风。

酒酣饭饱之后,刘陵果然如先前说的那般将午膳用的菜肴制作方法写下来交给了刘彻,估摸着很快铁锅、炒菜等现代化的美食很快就会在宫廷里流传开来,继而传入民间。

刘彻吃了有些撑了,打算在淮南王府里四下逛逛消消食,然而刘陵想到自己正在大改造的府邸,还是拒绝了刘彻,把人哄着出了府,连带这卫青一起,美其名曰:培养君臣感情,就这样,君臣几人都被刘陵给扫地出门了。

跟着刘彻一起微服私访、轻骑出行的郎卫们被舍人一顿好酒好菜招待后送出了府,见皇帝身边多了一个脸生的少年还有些好奇,其中一名叫公孙敖的骑郎年轻气盛,直接就问公孙贺:这小子是哪冒出来的?

公孙贺无奈的摇了摇头,想到卫青身后好歹有淮南王翁主做靠山,而且今日还得了皇帝的青睐,日后和公孙敖都是同事,打好关系是必要的,便拉着卫青给郎卫们介绍。

他叫卫青,日后也是你们中的一员了,大家照顾着些他

这对日后堪称肝胆相照的好兄弟就这样开启了他们的友谊。

义妁、张次公等人因为各有差事,不在府中,晚间用膳食时,才从刘陵和卫青口中得知卫青被举荐成为皇帝郎卫,还被加封侍中的事,义妁没多想,笑着恭喜卫青,义纵则是羡慕的看着卫青,言谈中还有些可惜,可惜自己午间不在,不然说不定也能得皇帝青眼的感叹,让义妁忍不住一个白眼翻过去。

羡慕卫青运道的不止义纵,就连张次公从卫青口中问出午间皇帝来时发生的事情后,也忍不住羡慕、嫉妒,心里也生出了一丝小小的不满来。

他张次公再外面尽心尽力的为翁主办事,堪称全力以赴、兢兢业业,但被举荐给皇帝这样的好事翁主却没想过自己,难免心生怨念,他原本就因翁主对卫青和他的区别对待而不满,为了日后能够被翁主看重才每日里压抑着心里的想法,但今日卫青被皇帝看重并封官一事成了彻底打破他心底平衡的那根稻草,心里生出了别样的想法。

若是在翁主这里他张次公注定不被看重,只能做个小小的管事,不像卫青那样可以被举荐成为皇帝的近臣,那么把翁主这里当成跳板,转头他人名下也不是不可取,关键是谁能成为他的贵人呢?张次公若有所思的想着。

众人正在用晚膳的时候,一个小黄门在舍人的引领下带着两个郎官来宣读皇帝的旨意,刘陵谢恩后看着郎官们扛过来放在地上的布袋子,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也是陛下赏赐的吗?

小黄门朝这位疑似被皇帝看重并亲近的淮南王翁主恭维的笑道:回翁主的话,这是陛下特意吩咐赏赐给您的御稻,是南越王敬献,粒粒饱满如珍珠,晶莹润泽,用此稻蒸出来的稻饭清香扑鼻,口感细腻。

说到这里,小黄门似有些难言之隐的看了看刘陵,想起陛下交代的话,到底还是告了声得罪,借着道:陛下说,翁主府上的菜肴味道还可以,但是稻饭却差强人意,很是不匹配,好菜就要配上好饭才相得益彰,下次陛下御驾再临,希望可以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稻米就赏赐给翁主您,让您尝尝真正的好稻饭是什么样的。

刘陵看着这两个大麻袋的稻米,眼前闪过刘彻得意洋洋的嘲讽,扑面而来的炫耀意味闪了她一脸,把刘陵气的直后悔。

我错了,我就不该请他吃饭,这种不当人的东西什么都不配吃,就该被我直接赶出去

奉命而来匆匆而归的小黄门和郎官被舍人送了出去,卫青看着眼前的稻米,上前去掂量了两下,问道:翁主,这些要收起来吗?

面对卫青的时候,刘陵还知道收敛自己的脾气,想了想不值当为了这点子小事气坏自己,不就是被狗大户嘲讽了一句么,得了实惠才是正经,回道:皇帝赏赐的当然要给面子,让人送到膳房去。

自觉搬回了一局的刘彻在宫里等待小黄门的回复,得到小黄门回禀淮南王翁主收到赏赐后虽然脸色很难看,但对陛下的旨意还是恭恭敬敬地态度后,高兴的哈哈大笑了起来。

伺候的几个月里,因为宫里要筹备皇帝的大婚事宜,刘彻也因为窦太皇太后在,不能亲掌政事,只能时不时的出宫游玩散心,或去平阳侯府欣赏歌舞、或带着身边的郎卫去上林苑打猎,而后带着打来的猎物到刘陵府上让庖厨们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