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31章(1 / 2)

窦太皇太后能想到的,刘彻自幼天资非凡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刘彻不喜欢儒家那些高谈阔论,实在于朝堂无甚用处的学说。但当年秦末乱世,高祖带兵争夺天下建立汉朝,攻破关中地区后,曾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而得尽人心,百姓听闻,都态度热烈的欢迎高祖的军队,对高祖更是极其信任,得到了民心,从而得到了整个天下,与其不无关系。

自汉朝建立到如今,让刘彻最为不满和恼怒的就是诸侯王势大,各个诸侯王藩地的大汉百姓只知道有藩王而不知道有他这个皇帝,政令不能通达,有时候光是想想,刘彻就觉得难受的很,彻夜难眠,觉得自己是个坐在皇位之上的傀儡。

刘彻不知道窦太皇太后为什么会主动提出对他有好处的建议,他只以为是祖母突然良心发现,觉得他已经是皇帝了,可以自行处理政务了,然而刘彻还没高兴太久,就发现他想错了,什么良心发现都是假的,太皇太后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刘陵眨了眨眼,也觉得有些不对,这不想是窦太皇太后的人设啊,在历史上他不是一直不喜欢武帝的吗?甚至武帝刘彻刚登基的时候,无数的政令都被打了回去,简直可以说一直和人对着干,当然最后输的那个肯定不是人老成精的太皇太后。

而因为刘彻被窦太皇太后无数次的打击,最终越挫越勇,才让他对女人干政的防备心拉倒了历朝历代最高榜首位。

两人不约而同的正在疑惑不解呢,就听下一秒窦太皇太后给出了解释。

皇帝,你登基也已经快一年了,和阿娇的大婚什么时候办呢?

你做太子的时候,阿娇就已经是你的太子妃了,现在你都当皇帝了,吾和你母亲一个是太皇太后,一个是皇太后,可是阿娇还不是皇后。

刚才我还没注意,阿陵给阿娇请安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刚好,趁着各地皇亲、勋贵庆贺你登基纷纷来了长安,现在人还没走,早点把大婚的事给办了。阿娇都在椒房殿住了半年了,总得把名分的事落到实处。阿陵,你说是吧。

刘陵尴尬的想要扣手指,这是怎么地?话题转移的这么快吗?让我说什么是吧?不是刚刚还在说如何在民间传播豆腐方子的事?刘陵无奈,这老太太啊,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眼睛还看不见,不好好的颐养天年,非要和孙子抢夺政治权利,是豆腐不香吗?还是豆腐不好吃?

她错了,她今天就不该进宫,更不该明知道陈阿娇还不是皇后呢就请安上了,难怪窦太皇太后说让她不用多礼呢。她是真的错了,姜还是老的辣,她就该听老人家的话。

但其实刘陵也明白,换成她在窦太皇太后的位置上,连皇帝也得因为孝道对她俯首帖耳,手握大权,足不出户,政令天下的感觉太爽,光是想想,刘陵就忍不住流口水。

太皇太后恕罪。刘陵可不想掺和进他们祖孙三代争夺皇权的修罗场里,在心里发誓以后无事再也不进宫了,还是乖乖的在家中当个家里蹲吧,哪里都不去。

世界那么大,但也太危险,她是不打算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去试探的。

在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刘陵的时候,刘陵咽了咽口水,在窦太皇太后和少年天子之间坚定的挑了个软柿子还未掌权的刘彻,现在得罪刘彻有窦太皇太后和被刘安钱财疏通了关系的王太后护着,刘陵暂时不会有危险,但要是现在就站队刘彻,刘陵肯定会得罪大汉目前最高的领导人,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

作者有话说:有点不明白,陈皇后在刘彻是太子的时候不是就已经嫁给他成太子妃了吗?怎么刘彻登基后还带补办婚礼的?武帝登基一年之后,举行皇帝大婚大典,册立陈氏为皇后

第27章妥协的刘彻太皇太后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