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9章(2 / 2)

刘邦一声令下说了仿照,到了宫人的耳中那就必须是一比一的复刻了,据说当时老家的那些亲朋好友搬到新丰邑的时候,都挑不出不一样的地方,而那些家畜更是直接就往自己的窝里拱,丝豪没有陌生感。从那以后,刘太公的心情彻底好了起来,快快乐乐的过自己的小日子,直到高寿而终。

文帝刘恒就更不用说了,这位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孝入选了二十四孝的皇帝,给整个大汉天下和后世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现在,刘陵看着和自己同样为孝道所桎梏的浊娘,深深的觉得自己和对方真是同病相怜。

但是皇帝都逃脱不了一个孝字,刘陵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刘安夫妻俩一提起送她去长安的事,刘陵丝毫没有拒绝就同意了。除了孝道的压迫外,刘陵也找不到其他办法,只能远离这一家子造反狂魔,远离危险保平安,顺便再去长安找找适合自己抱的金大腿,好保住自己这条小命。

但是刘陵突然发现自保还不够,除非她隐姓埋名,和所有认识的人断绝关系,不再来往,那么她独善其身,只顾自己不顾父母的做法肯定会引来这个社会的指责,只要有一个认识刘陵的人在,一传二二传三的,刘陵不孝的名声迟早会传出去。想到这里,刘陵顿时觉得有些头疼,连美味的肉脯都觉得不香了,难不成她除了自救外还要救这不做人的一家子?

这一家造反狂魔除了会给她拖后腿还有什么用?

刘陵决定等申时和这一家人用昼食的时候好好谈谈,丑话得说在前头,别她在长安兢兢业业,辛辛苦苦的为了保命很刷汉武帝的好感度时,这些人在淮南给她来个王宫失火,到时候没事也变成有事了,她怕也会遭池鱼之殃。

汉朝时等级制度依旧森严,因此依旧是严格按照具有定等级、明贵贱的分餐制用膳。

淮南王刘安夫妻俩坐在上首位置,下首一左一右分别跪坐着刘陵和淮南王太子刘迁。

自从醒来之后,刘陵先是见了娇媚动人淮南王妃,接着又见了文质彬彬淮南王刘安,不得不说刘陵和刘迁都专挑父母两人的优点长。刘迁是刘陵的兄长,有三分像淮南王妃,七分似淮南王,而刘陵正好和对方相反,这一家人都属于那种超高颜值。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皇亲皇族,哪怕开国之君长的不怎么样,在一代代美女的基因融合下,只要不出现返祖现象,最低也是个清秀可人的。

刘安早就接到雷被送来的消息,知道女儿刘陵制作豆腐成功,并且还给他们都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惊讶过后就有些跃跃欲试。

看着杯盏中与往日截然不同的美味,刘安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品尝。

他夹了一筷子小野葱拌豆腐细细品尝,接着突然睁大了眼睛,嘴里还在不停的咀嚼。

没想到这个叫豆腐的东西看起来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吃起来嫩若凝脂、清爽滑利。手中的筷子伸向旁边的菜肴,赫然是一块煎的色泽金黄的豆腐,刘安一把搁进嘴里,连连感叹外脆里嫩,滋味鲜美。

其余的几道用豆腐做的菜肴就更不用说了,只看他们连话都顾不得说的动作,刘陵就知道这一家三口已经被豆腐的鲜美滋味给收服了。没看菜肴刚上来的时候,趁机想站在孝道的制高点教训刘陵几句的淮南王妃都只顾着吃饭不言语,而开宴前,听说昼食是刘陵亲自吩咐庖厨准备的刘迁原本鄙视还想贬低一番刘陵都闭嘴了。

刘安此时终于收起了对女儿提议要炼制比黎祁更能延年益寿的豆腐的不以为意,等吃的差不多了,刘安疑惑问道:陵儿,你是怎么想到黎祁还能这么做的?为什么要叫豆腐呢,这名字也太不好听了。

刘陵闻言,搁下手中的筷子,对刘安觉得豆腐名字难听拉响了警报,豆腐都传承了千年,早已成为后世百姓餐桌上的美食,她自从有记忆起就是豆腐豆腐的叫着,不叫豆腐叫什么?还叫你起的名字黎祁吗?那以后岂不是没有麻婆豆腐,凉拌豆腐,豆腐煲,都改叫麻婆黎祁了,凉拌黎祁,黎祁煲了?别的不说,我觉得你居然被誉为豆腐的始祖就挺离奇的。

你也别叫刘安了,反正一点也不能保平安,干脆改名叫刘离奇的了,希望你离奇的遭遇能够保佑你早日实现升天的愿望,顺便把你的鸡妻和犬儿一起带走。

正待刘安想说父王给豆腐改个文雅些的名字时,刘陵适合的开口道:父王,这豆腐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是个人一看就会,上来就能操作。而且它的原料也只是菽而已,这种黄豆是普通黔首家家都有种植的,本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