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5章(1 / 2)

这是刘陵日后的想法,而眼前还要找借口搪塞淮南王刘安,把人给安抚住了,省得牵连无辜的庖厨。

刘陵说道:以前是以前,女儿现在不喜欢了,觉得青铜器皿有奇怪的味道,女儿一想才知道原来制作青铜器的时候往里面添加了铅,这东西怎么能拿来使用呢。

说起这个,刘陵至今还有点心有余悸,觉得想找死也没这么快的,一天天的在身体里积攒毒素,和慢性中毒有什么区别。然而身为炼丹小能手的刘安可不这么觉得,反而认为女儿稍微有些那么不识抬举。

铅可是好东西啊,可以炼制金丹,服之可长生不老刘安不赞同刘陵的看法,不放过丝毫空隙,孜孜不倦的给女儿安利服用金丹的好处。

是啊,还能羽化升仙呢。刘陵抢答道。

丹药的功效不就是使人肠穿肚烂,早生极乐么?

刘陵不便说丹药会毒死人,因为汉朝的时候正是方士和炼丹术盛行的时代,刘陵说出去无人相信,而且刘安还是炼丹术的忠诚拥趸,好言难劝该死鬼,她和这一大家子都没什么感情可言,他们想找死就找死去吧,但刘陵拒绝这样的慢性中毒。

刘安觉得女儿很不识货,没有共同语言,有些想甩手走人,然而看着女儿已经在案几前坐好,旦食都已经摆上了桌子,想着自己好歹已经答应了和女儿一起用膳,便没有离去,随手把石膏放在了案几上,也开始用气膳食来。

原汁原味的豆汁安抚了刘陵因为有毒的厨具受伤的心灵,刘陵喝了一碗豆汁,吃了蒸饼后觉得有些半饱了,看着刘安案几上的石膏好奇的问道:父王,你怎么来看女儿还带着一块儿石膏?

这喜好炼丹的人设可真是不倒啊,走到哪材料带到哪?连演戏都不忘带上这个重要道具。

刘安是一刻都不放过给女儿安利的机会,刘陵不想听关于铅在炼制金丹的用途,刘安退而求其次,刚好手边还有其他的炼丹材料,便准备继续给女儿科普。

而且刘安还准备给女儿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作。

虽然是无意中机缘巧合做出来的,但刘安觉得这是自己多年潜心研究金丹不成,天上的神仙看在自己苦心孤诣之下给自己的奖励,他才刚刚做出来,还没有和王后和太子分享,自己最看重的门客八公也不知道,就屁颠屁颠的准备给女儿卖安利,可不正是对女儿的看重吗?

刘安这时不觉得女儿的旦食只有豆汁不上台面了,他朝着刘陵得意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乖女儿,这是父王刚刚炼制的可延年益寿的仙丹,练成的那一碗父王已经吃了,刚好这里有豆汁,父王就大展神通再给乖女也炼制一碗。

说罢刘安就开始动手,豆浆的温度刚刚好,刘安拿出随身带的匕首将从石膏上刮下来的粉墨一点点的倒进盛放豆汁的碗中,再缓缓地用汤匙搅拌,渐渐地,碗中飘起了白色的絮状物。

看着女儿惊得目瞪口呆的小脸刘安越发的洋洋得意起来,他越发觉得这是老天都在帮助他。

一个月前,大汉天子刘启强撑着病体给太子行了冠礼后不过十日便驾崩,年仅十六岁的原胶东王现太子刘彻登基为帝,这让本就蠢蠢欲动想要谋夺天子之位的刘安深藏的野心又如星星之火般窜起。刘启也就罢了,轮手段和谋略虽稍逊文帝但天子之位也做的稳如泰山,甚至对天子之位威胁最大的梁孝王刘武都不是他的对手,但那个毛孩子刘彻凭什么骑在他们这些诸侯王头顶上?

刘安想继承父亲的遗志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还暗中联络了自己的弟弟衡山王刘赐,招收了数千门客,这其中甚至还有美名满天下的淮南八公,因为谋夺天子之位的事情不能外传,刘安只得以修书、喜爱炼丹为名学高祖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广招门客。

可以说刘安秣兵历马,准备工作做的是万无一失,蓄势待发就只差行动起来,然而父王刘长的前车之鉴还犹在眼前,这让觉得胜券在握的刘安心里忐忑不安,总是怕长安那边还有什么后手,万一他觉得万事俱备可以开始行动了,却被长安的天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可怎么办?因而刘安想要谋反却一直不敢下定决心。

长安没有忠心于他的人,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一旦他派去长安做卧底工作的人事败泄密,走漏了他要谋反的风声,那么等待刘安的除了死亡没有别的路,所以刘安最近一直在思索从哪里能找到这么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还身份贵重的人代替自己去长安呢?

刘安看着女儿刘陵惊讶的双眼,野心和喜意蓄势待发。

问:看见一碗豆汁在自己面前变成豆腐花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