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封锁,何稷逃不出京都。
辗转之下,竟来到了江府的后门。
“再后来,姐姐就都知道了。”白砚轻声叹了口气,垂着头不敢看她,“姐姐可曾怪我?”
江玉织答非所问,“你……为何唤我姐姐?”
“嗯?姐姐不喜欢?”
“我……不知道。”
江玉织这才想起,在后门救下少年时,自己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娘子。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难得来个比她还小的,自顾自地要做人家的姐姐。
成日里除了苦练织布绣艺,最爱的就是看些哥哥为她买回来的话本子。
可是新来的弟弟,不愿意认她做姐姐,也不会和她一块儿看话本子。
后来两人熟悉了,江玉织觉得他有些无趣,总是冷着脸,不爱出门。
如今看来都是有缘由的。
成为白砚的何稷,爱笑了,也染上了爱看话本的小癖好,就连称呼都顺着她原本的意思来。
江玉织定定地看着白砚。
“至少现在你我能坦然相对。”
白砚扬起嘴角,这就够了。
要说没有怪过,是不可能的。
一家人被押上断头台时,江玉织满心都是悔恨。
甚至想着,若是没有救下何稷,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如今,她早就明白何稷同为受害者。没有他,姑姑在宫中也会如履薄冰,总有一天,赵青云会有别的由头,处死姑姑。
或者,只是他那日心情不佳。
作为姑姑的家人,牵连其中是迟早的事。
江玉织做鬼这么多年,把赵青云的生平翻来覆去地几乎能背下来。
杀父弑母,登基为帝,终生未娶,死在逃亡路上。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之亦然。
江玉织永远都无法原谅他的所作所为,即便赵青云是玉帝投入人间历劫的一缕魂。
“赵青云一时找不到我,又被别处的起义绊住了脚。我并非有意不告而别,是那日听闻北面的起义军快要被镇压下来,我担心再呆下去终究会连累你们,只好连夜离开。”
满含歉意的浅色眸子望向对方。
逃离途中的艰辛白砚一概省去不说,只道他本体因着战乱荒年愈加残破,他想尽办法收集了不少功德金线,用以修补身体。
不妙的是,白砚发现他无法自己修补,金线和社稷图中被看不见的屏障隔开。
不得已,他想到了江玉织。
于是,白砚带着金线再次回到了京都。
他在京都城外的林子里遇到了外出的江玉织,草草将图和金线交给她,又催促她离开。
远离本体的社稷图灵更加虚弱。
为了给江玉织争取修补的时间,也是为自己谋取活下去的机会,图灵一路躲躲藏藏远离京都。
临海的左淮,无路可逃。
帮助一尾锦鲤化龙后,何稷在官兵追来前,迎着海风化作虚无。
再睁眼,便是毫无记忆的婴孩——白砚。
“我知道姐姐定然能补好的,我们合该是同出一源,只有姐姐能救我们。”
“同出一源?”江玉织不解地重复。
“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明白的。我能支撑的时间不多了,还有些话姐姐记好。”白砚稍稍严肃起来。
江玉织正色,猛地站起来,带着些许紧张和担忧,急切道“什么叫支撑的时间不多了?我不是正在重织社稷图吗?为何你……”
撑在桌上的手被白砚安抚地按住,他安稳地坐着仰视着她,“不必担心,分别只是暂时的。我的身体醒来后,可能会不记得许多事,届时还望姐姐多多包涵……”
手背上温暖的触碰渐渐消失了,那个人像龙锦还她力量时携带的记忆中那般,再次消散在江玉织眼前。
江玉织怔愣着,不知所措地缓慢地将手反转过来,一张出自她的小纸人赫然出现在掌心中。
指尖轻碰,一段行云流水的字段浮在江玉织眼前。
【法力不济,辛苦兄长和伯父伯母自给自足,桌椅拟照兄长之作勉强变来。怕姐姐不适应,勉力将姐姐身着维持原样。他日,社稷图完整,此间世界重焕生机,便是我们真正再见之时。在地府唤姐姐娘子,实在是我作魂状难以自抑,不过姐姐应当不会介意吧。
注:小纸人姐姐好好保管,可依靠此出入社稷图。伯父伯母与兄长暂且留在图中,以保魂体安稳。】
那段文字被她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一味地装可怜逗她开心。
不像何稷,不像人间的白砚,同地府那个白砚像了个十成十。
何稷不经历那些,应该也会是这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