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蓝也喝了一口,放下茶盏的时候下意识看向了亦晴的脸色。见亦晴面色不变才松了口气,这茶并不是顶尖的,她还怕公主若是喝着不舒服会生气,觉得被怠慢了呢。
幸而,额娘打听到的纯禧公主脾气颇好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正在此时,下面已经开始敲锣打鼓了,银蓝见上场的正是兰花班的台柱子松了口气。她是说了这里的戏好看,倘若上了个无名角色唱得差了,她脸上也没光。
这不愧是台柱子,亦晴本来对戏剧是没有什么喜好的,不过是听银蓝说是城里最好玩的去处才跟着来的。之前宫里听戏的时候,还专门搭了戏台子,她也不大热衷。
虽然听着下面唱戏的也不大听得懂,但唱腔优美,歌声好听还是能听出来的。
见公主脸上的神色似乎是满意的,银蓝放下了心,也欣赏起来下面的戏。
这出戏是个花好月圆的戏,阖家团圆的结尾,听着让人心里就不由高兴起来。这一折戏唱完了,亦晴略有些感兴趣问道:“你平时来戏班子,都是如何给下面打赏的?”
“臣女打赏都是叫身边人将东西送到台上去,”银蓝答道,“喜欢哪个便赏给谁,或是直接在这里掷到台子上也不错,不过那东西就算戏班子的了。”
亦晴并没有偏好的,见周围已经有人往戏台子上扔东西,那几个唱戏的也都开始感谢,便也凑趣将手腕上的累丝金镯给取了下来,瞄准了一下扔在了那位台柱子旁边。
这个台柱子不愧为兰花班的台柱子,唱得的确是好。
这累丝镯子是亦晴出门前随手带上的,她其实并不大喜欢戴手镯,总觉得不论是金的还是玉的都怪重的,有些累手腕。
但出门嘛,这镯子除却是首饰,也能当钱来用。赏人的时候也方便,随手就从手腕上取下来了。
台柱子方才上台之前就嘱咐过了贵客在哪,让他唱戏的时候注意着些,要让贵客看到最好的。
此时见那包厢扔出了一个镯子,还正正砸在了自己跟前,便忍不住抬头看了过去。便见到了知府家的大姑娘前面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子,眼底含着笑意和新奇,身上的衣裳料子一看便价值不菲,这姑娘即便是笑着但瞧着也极有气势。
只看了一眼便连忙低了下来,唱戏的都是男子,他随意看一眼便罢了,若是一直盯着瞧惹了贵人不悦那可就天降横祸了。
赏了东西后,亦晴本来还想着再点一折戏的,但无奈天色已经晚了些,再听完一折戏回知府府邸只怕天色都已经全黑了。
顾念着汗阿玛今晨嘱咐的不要惹事,亦晴只能从兰花班退了出去,心中思索着等回京后定要去瞧瞧戏班子。从前她是对这些不感兴趣,今日一听还挺好听的。
没道理京城的戏班子比不得保定的,到时候去最好的戏班听一听。
亦晴没有回知府的府邸,而是直接去了汗阿玛那里,今日要去汗阿玛那里用晚膳是早就定好了的。这也是她不好再听戏的原因,若是直接回知府府的话,那晚些也就晚些了。
而银蓝就自己回了知府府,亦晴遣了两个侍卫送她回去,毕竟是跟着自己出来的,肯定要保证她安全回去。
银蓝刚到,便被知府夫人的人叫去了正院。
知府夫人详细问过了,听亦晴似乎对今日的行程还算满意,脸上不由得就露出了笑意。
“不错,”知府夫人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摸了摸银蓝的脑袋,“我儿做得好,咱们不求能让公主一直记得,只求能在这几日处出些面子情,到时候你选秀的时候也多了一层保障。”
银蓝无奈笑道:“娘亲,可选秀只要不被选中的话,隔些日子女儿也就回来了,要这一层保障有什么用?”
“你懂什么?”知府夫人瞪了一眼女儿,“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你被人算计了陷害了,也能有条生路。”
“我又不是立志要入宫的,”银蓝嘟囔,“又不会挡了旁人的路。”
知府夫人冷笑了一声:“大阿哥和太子都已经大了,等你选秀的时候说不定皇上就要定下大阿哥的福晋了。定福晋的时候,必然会给两位皇子指侍妾格格,万一有胆子大的想要赌呢?”
皇子的格格是没什么地位的,但跟着皇子早,日后生了孩子说不定能搏一个侧福晋的位置。侧福晋可是能上玉碟的,日后皇子成了亲王,那就是亲王侧福晋了,地位可不算低。
知府夫人就是怕女儿被有这个志向的人陷害,毕竟自家女儿别的不说,那张脸当真是好看。
第145章晕船
被额娘点了之后,银蓝这几日待亦晴都很是殷勤。正如知府夫人所说,能碰上这个机会多在公主面前露一露脸,留点情谊也是不错的。
只可惜康熙在保定停留的日子是早就定好了的,亦晴很快随着汗阿玛的仪仗前行。南巡要去的地方极多,康熙不可能在一处离京城不远的城市停留太久。
保定这座城市并不如江南那边的城市吸引亦晴,毕竟这里和京城实在是近,也就导致了许多东西和京城的差不多。而烟雨江南的魅力,秦淮河畔的灯影才是亦晴向往的。
而在到达江南之前,康熙的仪仗先是到了山东,欣赏了趵突泉后,亦晴有些惋惜。
只可惜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见不到这大明湖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场景。这样大的湖泊,若是夏日泛舟其上,在莲叶与荷花之中采莲蓬也是一番乐趣的。
即便没有见到一池莲花,但趵突泉和大明湖还是让亦晴饱足了眼福。之前见到的湖有些是园子里的,有些是人家府中的,那湖并不大。而这大明湖,一眼望去便知辽阔,一片轻舟在上面的时候,感觉更是新奇。
从济南出来,便到了泰安府。
这里是康熙南巡重要的途径地之一,毕竟这里有五岳之首的泰山,康熙要在此地祭祀。
从年前□□后,康熙除却派人在孝陵前告祭外,还想要来泰山祭祀。毕竟这样的一件功绩并不小,也足以令他欣喜。
但他总想着从未来过泰山,这次祭祀也不想假于他人之手,便一直到现在南巡才找到了机会。
前世的时候亦晴是爬过泰山的,但她印象中的泰山有着好爬的台阶,累了能坐缆车,沿途有不少的贩卖东西的小摊。
而今生见到的泰山,那些容易爬行的台阶不见了大半。路并不大好走,到处都是深幽的草林。
即便亦晴有自己的轿子,她大半行程是被抬上去的,但也感受到了现代泰山和古代泰山的不同。
泰山顶上的碧霞祠,供奉的是碧霞元君,亦晴从前并不信这些神佛之事,即便如今她也只是半信半疑。但在这些道教的地方,总还是要表现出虔诚的样子。
“听闻这泰山奶奶能管的东西不少呢,”雅尔檀正给碧霞祠正殿的碧霞元君上香,上香完后扭过头小声对着埃尔赫安珠说,“我刚才听小道长说农耕、经商和婚姻泰山奶奶都能管。还有疗病救人,保佑妇人怀孕,儿童无恙,也都能求泰山奶奶呢。”
埃尔赫安珠看着碧霞元君旁边供奉着的四位娘娘,笑了一下问道:“那二姐姐在求什么呢?”
“我求了平安,”雅尔檀很坦然地说道,“我只是求泰山奶奶能保佑我额娘和我都平平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