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怎么成了康熙养女[清穿] > 怎么成了康熙养女[清穿] 第11节

怎么成了康熙养女[清穿] 第11节(2 / 2)

“塔娜,送客。”

李庶妃愣在了原地,她不敢相信太后竟然真的养了大公主还养出了些感情来。

她以为慈宁宫中这么多伺候的人,太后即便养着公主,但也不一定有多少感情。虽说太后是皇上和恭亲王的嫡母,但这位嫡母也就大这两位十几岁罢了。

加之太后和先帝感情也算不得有多好,她这才信心满满前来,以为太后对大公主不过是面子情罢了。

现在被人从慈宁宫赶了出去,真是极丢面子的一件事。

将李庶妃赶了出去后,太后脸上还带着怒意。毕竟也是在深宫沉浮了多年的人,她一下子就看出了李庶妃瞧着亦晴的眼神虽然面上慈爱,但眼底却带了不少的算计。

看着亦晴的样子不像是看着一个孩子,倒像是看什么摆件一样。

倘若李庶妃当真以为她不喜亦晴,想要将孩子接过去照顾也就算了。那满眼算计的样子,瞧得人真是平白添了一分恶心。

“玛嬷,”亦晴看出了玛嬷似乎生气了,扶着旁边的架子就站了起来,慢慢悠悠地走到了玛嬷的身前,抱住了玛嬷的腿,“抱。”

本来带了怒意的太后被这小奶音一喊,又被亦晴柔软的小身子抱着,原本的怒意一下子就消了一半。她心中有了计较,既然皇后已有身孕,日后诞下皇嗣不论是男是女都要养在皇后身边的。

既如此,亦晴还是养在慈宁宫为好。这让她这个久居深宫的老妪也能享受一下承欢膝下,不至于太过孤苦。

此时的太后已经忘记了,她今年也不过才三十多岁,远远不到能称老妪的年纪。也忘了她之前从未觉得自己居于深宫孤苦,毕竟有皇额娘陪伴,还有蒙古妃嫔不时过来说笑取乐。倘若无聊了,还能宣戏班子或者女先儿来,解闷的乐子多了去了。

微微俯身将亦晴抱了起来,太后笑弯了眼:“亦晴日后一直在慈宁宫陪着玛嬷好不好?”

亦晴很乖巧地点了点头,玛嬷对她好,陪着玛嬷也不错。

“真乖。”太后将亦晴搂在了怀中,突然明白了些从前额吉看着自己的眼神和送自己出嫁时流泪的心情。额吉养了自己十几年,出嫁的时候忍不住流泪了。

自己现在只养了亦晴不到一年罢了,若这个孩子马上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说不定此生都不一定能相见,她肯定哭得和当年的额吉一样凶。

太皇太后扶额,这个李庶妃脑子不清醒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原本就是回绝了行的事情。倘若心中气不过,大可降旨训斥,或者将皇帝叫过来让他管管后妃。

可太后只是将李氏赶走了,既不曾训斥,又不曾责罚,反而和孩子抱在了一起。这让太皇太后又想到了自己这个娘家孩子的性子,倘若不是因为自己这个长辈护着,福临还在的时候早就被福临后宫中的那些有手段的人吃干抹净了。

这件事最后还是传到了乾清宫康熙的耳中,他听见这个的时候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再三确认后脸色黑了下来。

他的确是不大喜欢李氏的,他更喜欢皇后这样弓马娴熟行事落落大方的满洲女子。对于李氏那样娇柔的汉军旗女子有些不感冒,是以并未太过宠爱。

但从前他对李氏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一直觉得李氏虽然娇柔了些,但为人行事作风还可以。日后大封后宫的时候,最低也是一个嫔位,若这两年间诞下皇子或者表现不错,也可为妃。

但是如今看来,妃位倒是不必了,看在李家忠诚的份上,日后封嫔便是很给李家脸面了。

“在皇额娘跟前说这样没有规矩的话,”康熙继续看向了案前的折子,漫不经心说道,“去启祥宫传旨,李氏没有规矩,禁足三月。”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康熙惩治完李氏后便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了。前朝战事让他费心颇多,这些小事就懒得在意了。

李庶妃被禁足启祥宫还有些不服,但她是不敢去皇上面前叫屈的。只能自己在启祥宫蹲着,偶尔和同住一宫的董庶妃发发牢骚罢了。

宫里又重新恢复了平静,直到传来了兆佳氏有孕三月的消息,仔细算算,竟是和皇后的月份差不多了。

第19章看花

宫里一下子有了两个有孕的妃嫔,康熙因为前方战事悬心的焦急减轻了些。战事不是一日两日能打完的,特别是这是三个掌握了一省军政财权的藩王,便更是不能急了。

这样的烦心事是暂时传不到在慈宁宫中好好长大的亦晴耳中了,她快要满两岁了,最近能吃一些大人的饭菜了。

她现在吃饭的时候都不要乳母们抱着喂了,而是正正经经地坐在她自己的小餐桌上,拿着勺子慢慢地吃着。

这小餐桌还是太后发觉了亦晴想要自己用膳后,命内务府打出来的,也不要什么雕花,只要上了漆整体看着简单舒服就是了。

今日也是一样的,到了未时,便是宫里用晚膳的点了。亦晴早早地就在自己的小桌子前面等着了,一双大眼睛期待地看着来往端着杯盘碗盏的宫女们。

虽然能吃大人饭了,但她吃的还是减调料甚至无调料版本的。太后命内务府专门烧了她这个桌子适用的盘子,这桌子虽然不大,但配上这个盘子也能摆下七八道菜。

大膳房知道公主受宠,对她的饭菜也不敢克扣或者不用心。

果然,玛嬷和老祖宗的桌子上上完了饭菜后,便有宫女蹲着身子在她的桌子上摆放碟子。

她这个小桌子离玛嬷他们用膳的小桌子略有点距离,来往的宫女不会容易绊倒,也能让太后她们抬眼就能看见她用膳的身影。

吃饭对亦晴来说很重要,吃过一年的奶后她更是觉得桌子上这些没有什么调料的饭菜也是珍馐了。她很是虔诚地用手握住了自己的勺子,先舀了一勺的大米饭,颤颤巍巍地送到了自己的口中。

现在手臂还是不能很好地控制,但能吃到就问题不大。

吃了这一勺子的米饭后,亦晴又将目光望向了离自己最近的那一道腌笃鲜,这道菜是江浙的特产,但皇宫里哪里的厨子没有呢。这菜她最近很喜欢吃,虽然腌肉已经被挑走了,但这道菜的里面还是能吃出咸味的,咸是百味之首,有了咸味吃起来就是比别的菜要强些。

张嬷嬷在一旁笑眯眯看着亦晴,公主不挑食是最好的,能吃就能长。如今虽然才两岁,但瞧着和寻常人家两岁半的孩子也不差什么了。

这顿饭吃过后,亦晴就很乖巧地跟着嬷嬷去睡午觉了。她每天用过膳后活动一会就要去睡半个时辰,醒来玩到天黑再睡。

若是真的小孩子可能不大愿意睡午觉,但亦晴是一个经历过996的灵魂成人,她对睡午觉这件事完全抗拒不了。

太后看着亦晴跟着奶嬷嬷出去的小小身影,明明还是小小的孩子但倔强地不要奶嬷嬷抱着。除了门槛的地方跨不过去要小小地抱着一下外,其余的路都坚持着自己走。

“皇后的身子越发重了,”太皇太后开口,“赫舍里家的稳婆可送进来了?”

苏麻喇姑笑道:“已经送进来好几日了,内务府也备了两个稳婆去候着了,太医说这个月差不多就能生下来了。”

“也不要忽视了兆佳氏那里。”太后插了一嘴,“皇后那里不少人盯着呢,兆佳氏那里妥当了吗?”

“兆佳氏家中倒是没有送稳婆进来,不过内务府的稳婆也已经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