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措整理完行李箱,发现了新的特产。
她拿过去给周晃的时候,正好看见他在听磁带。
曲子略微卡顿,能听出是吉他的音色。
弹奏者应该是刚学没多久,弹几个和弦就要顿一下,弹不好还会反回去重复,口中轻哼找着调子。声音稍显稚嫩,陈嘉措听着像是小孩。
弹的是小星星,陈嘉措刚学吉他的时候也喜欢弹这个。
现在居然还有人听磁带。
陈嘉措站在房门后等曲子播完,随后敲了下门,探出半个身子:“还落了点特产,是那种桃酥糕,放客厅了。”
见到人来,周晃手忙脚乱地收着东西。
陈嘉措的目光落到那个盒子上:“这盒子还在啊。”
小时候陈嘉措出去玩,在外边体验木工带回来几个盒子。她给了周晃一个,没想到居然留到现在。
陈嘉措走进他卧室,凑过去低下头,忽然意识到看别人东西前应该询问下对方。
陈嘉措:“能看吗?”
周晃沉默几秒,面无表情道:“说不能也来不及了吧。”
“来得及,你说不能看我就不看了。本来也没看见什么。”
陈嘉措的声音在卧室里响起。
该怎样形容那样的感觉呢?
几秒前七岁的陈嘉措小时候的声音还在房间里响起,磕磕绊绊地弹着吉他曲唱着小星星。现在十八岁的陈嘉措真实地站在这间房里,吐字清晰地跟他说话。
声音比儿时要成熟许多,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童声,有了自己的特色。算不上亮,稍微有点低但又能很明显听出是女生的声音。
他经历了陈嘉措声音的变化。
不止是声音,身高相貌头发这些,他都亲眼见证过。同样,陈嘉措也见证了他的成长。
“你看吧。”周晃说:“没什么是你不能看的。”
得到允许,陈嘉措低下头仔细看起盒子里的物品:“刚刚那个磁带录的是谁啊?你哪个妹妹吗?”
她说着,拿起一个戒指盒。
放在盒子里的盒子,很难不第一时间注意到。
陈嘉措打开,发现是个易拉罐拉环。
打开戒指盒的瞬间,周晃的回答传入耳中:
“是你。小时候学吉他,你自己录的磁带。”
“这样啊。”陈嘉措态度平淡,拿起拉环又问:“这个也是我送的吗?”
“嗯,盒子里的东西都是你的。”
周晃看着腿上的木盒,视线扫过里头的每一样物品。
有陈嘉措送的礼物,也有陈嘉措随手给他的东西。
很小的箱子,四四方方,高不过一只手的长度,却装下了十几年来陈嘉措给予他的所有东西。没装满,空了好多。陈嘉措总是忘记他的生日,每次都说会补给他,每次说完就忘。
只有在看着这个盒子的时候,周晃才不会骗自己说陈嘉措有点喜欢他。没人能对着这些东西说陈嘉措喜欢他,只能说出他很喜欢陈嘉措。
弹吉他的磁带是混在陈嘉措处理旧物时给他的那堆英文磁带里的,周晃一个个听下去,发现了意外之喜。拉环上的再来一瓶是周晃后面发现的,冷静下来后的他恍然大悟,明白陈嘉措的意思是让他去兑奖。
但将盒子放回抽屉,看不见的时候,周晃又糊涂了。糊涂地觉得陈嘉措可能还是有点喜欢自己的,就像她说的那样,不喜欢也当不了这么久的朋友。
他只要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
等到陈嘉措犯迷糊,在不断流逝的时间里模糊爱情和友情的边界时,他就能和陈嘉措在一起了。
习惯和喜欢,是差不多的。
很多时候,习惯都可以转换成喜欢。
陈嘉措原本不喜欢吃麦片当早餐,后来图方便连续吃了几周,也渐渐开始习惯上吃麦片。到后来,陈嘉措早餐只吃麦片了。只吃一样东西,不就是只喜欢这样东西么?
周晃接受陈嘉措无厘头的性爱要求。
等陈嘉措习惯了他的吻,习惯了和他做爱,想解决性欲时就只会想到他了。只跟他做,勉强也等于只喜欢他了。
陈嘉措放下拉环,说:
“看来你确实挺喜欢我。”
“现在才知道?”周晃抬头看她。
陈嘉措摇摇头:“你第一次说喜欢我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那你反应也太平淡了点。”周晃用开玩笑的语气掩盖难过。
陈嘉措不解:“又不算什么大事,要多大反应?”
周晃:“你觉得我喜欢你,是很正常的事?”
陈嘉措思忖了会,点头道:“嗯,挺正常的。”
“我能吃光两碗饭,躺下五分钟就能入睡到天亮前都不会醒,奶茶可以喝全糖也可以接受三分糖,出门在外会把礼貌用语挂嘴边,迄今为止都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陈嘉措认认真真一口气说完,发自内心地列出这些闪闪发光的优点,又说: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小事,但坚持做好这些小事其实是件很难的事,很多人都难以做到按时吃饭睡个好觉。”
“我有这么多优点,你会喜欢我很正常。”
因为觉得很正常,所以对待周晃的态度也很正常。
在陈嘉措也喜欢他之前,她的世界不会因为他的喜欢而动荡。
“不过我确实没想到你喜欢的人会是我。”
陈嘉措如实道:“我以为你讨厌我,因为岱姨跟我妈关系好,所以你不得不跟我玩。”
周晃挑眉,将她的话还回去:“没人会跟不喜欢的人当这么久朋友。”
陈嘉措赞成地点头。
接着周晃又说:
“但也没人会跟喜欢的人当朋友。”
“陈嘉措,我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周晃抬起手,食指勾住她的拇指,低着头情绪低落:“你像教我写字那样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吧,这次我会按你说的去做。我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