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失笑:“什么为什么?”
“凌大哥明知故问。”
“没有明知故问。”凌云耐心十足,“阿蘅到底想问什么?”
“凌大哥为何突然拜妙清真人为师。”
“算不上拜师,只是记名的俗家弟子。我常常寄居道观,一直信仰道家理念……”
“凌大哥信奉道家我知道,可在妙清真人名声如日中天之时有此举,不似凌大哥所为。”
凌云定定看了秋蘅片刻,轻轻一笑:“我曾多次听妙清真人讲道,对真人很是敬仰,阿蘅不要想得太复杂了。”
是她想复杂了?
秋蘅望进凌云眼中,那双漂亮如星辰的眼眸波澜不惊,好似有一层云雾把所有情绪都遮掩住,令人看不分明。
“听嘉宜说,凌大哥的头疾服用了妙清真人的灵药后没有再犯。”
“嗯。”
秋蘅伸出手:“我先前生病落下了病根,凌大哥能不能赠我几颗灵药?”
少女的手骨肉停匀,纤纤如玉。
是他那年迷路深山时,曾拉他出险境的手。
后来他们都在长大,有了分离,和各自的故事。
“妙清真人的灵药万金难求,只赠了大哥几粒,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那只手依然固执伸在眼前。
凌云眸光波动,移开了视线。
“阿蘅,伤食急症落下病根,可以请名医从饮食上慢慢调养,食补比药补更好。”
“凌大哥。”秋蘅收回手,“我从不信这世上有灵丹妙药。”
以防打草惊蛇,对妙清真人的怀疑本不该轻易流露,特别是凌云如今与妙清真人走得这么近。
可不管是凌云真心拜妙清真人为师,还是另有打算,明知所谓灵药对身体伤害极大,她做不到对凌云服用此药无动于衷。
“世间神奇之事多矣。”
“凌大哥——”秋蘅还想再说,可凌云眼中的疏离如无形的刺,扎进心头。
她见惯了视为兄长的眼前人总是用温和、包容的眼神看着她,从不曾见过他这样的目光。
哪怕是初遇时,许是迷了路,见到她的眼里更多是遇到人的惊喜。
“凌大哥,你有自己的想法我尊重,但我还是觉得入口之物不能乱吃。”
凌云笑笑:“先前头疾频频发作,求了真人许久才赠了我几颗灵药,以后想吃也没有的。”
“看来妙清真人真的很喜欢凌大哥。”秋蘅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那段在南边山间几乎日日相见,年少简单的岁月已经过去许久了,她依然敬重、在意凌大哥,却不可能再无话不说。
正如他对她也是如此。
第296章父子君臣
册封国师的盛大仪式有条不紊准备着,靖平帝却因太子的到来坏了好心情。
“朕要封妙清真人为国师,还要问过太子的意见不成?”
“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那你为何卡着建造临仙楼的章程?”提到这个,靖平帝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不过病了几个月,交给太子监国,太子就敢逆着他的意思来了。这还是他身体大大好转,要是一直病着,岂不成了太子一手遮天?
这么想着,靖平帝看向太子的目光就越发冷了。
太子恭恭敬敬垂手行礼,因而错过了靖平帝眼里的冷光。
“父皇,先前为贵妃娘娘治丧,再举办册封国师大典,国库支出巨大,而南方多处传来水患灾情,亟需大量赈灾银。这种时候若再消耗巨资建造临仙楼,国库将不堪重负,一旦发生争战——”
“够了!”靖平帝厉声打断太子的话,看着太子的眼神不似父看子,更像看抢夺自己所有物之人。
“你的意思是朕不在乎灾情,不在乎战乱,只图享乐,不及你这个太子贤明?”
那些夸赞太子的风声他早就耳闻了,念着这是他的嫡长子,亲自选定的储君,尽管听着不舒服却没表露出来,可这逆子就这么对他?
“贵妃陪伴朕这么多年,给朕带来许多欢乐,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上元节陪朕赏灯不幸惨死,把她丧事办得隆重一些难道错了?”
说起虞贵妃,靖平帝的心情更糟了。
他命太常寺等衙署大办贵妃丧事,不光是因为喜爱贵妃,为贵妃的离世伤心,还有不足对旁人道的内疚和挥之不去的恐惧。
他很喜欢很喜欢贵妃,却没有管身中毒箭的她,第一时间跑了。后来想再看看爱妃,掀起盖着她的裘被,竟被那张紫青的脸吓到。
也是从那一刻,他再清楚不过意识到,他怕死,特别特别怕死,想千秋万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