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三国同人] 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279章

第279章(2 / 2)

诺。二人齐声应道。

安顿妥当后,贾诩却无心安坐。

他生来谨慎,如今既为军师祭酒,第一要务便是要彻底摸清自己这位新主公的家底。

他婉拒了閻忠让他歇息的提议,沉声道:孝先兄,我想去城中看看。

閻忠一怔,随即了然。贾诩的性子,他再清楚不过。他笑着点头:也好。主公治下的这座城,与你在别处所见,定然大不相同。请。

二人并肩走出相府,踏上城中的主街。

他们来到东市,这里更是繁华喧闹。南来北往的货物琳琅满目,堆积如山。粮食、布匹、盐铁、药材,各种物资应有尽有。贾诩注意到,每个摊位前都立着一块小木牌,上面清晰地标注着货物的价格。他随手在一个粮铺前停下,伸手抓起一把粟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

店家,这米价如何?贾诩问道。

那粮铺老板见他气度不凡,旁边还跟着阎忠这位别驾大人,連忙恭敬地回答:回这位大人,斗米三十钱,价格公道,绝无虚假。这都是官府定的价,谁也不敢乱来。

斗米三十钱!贾诩心中剧震。

在雒阳,在关中,粮价早已飞涨到斗米百钱,甚至千钱,而且往往还是有价无市!

这里的粮价,竟然稳定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主公常言,民以食为天,食为政之本。阎忠在一旁解释道,为了稳定粮价,主公以官府之力,从各地收购粮食,建立了常平仓。丰年加价收,灾年减价卖,以此来打击囤积居奇的奸商,保证百姓不会饿肚子。你看,这城中的百姓,虽不富裕,但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心中自然安定。心安了,这秩序,也就有了。

贾诩缓缓放下手中的粟米,目光扫过整个市集。他看到了铁匠铺里挥汗如雨的匠人,看到了布庄里精心挑选布料的妇人,听到了酒楼里传出的划拳行令声:这一切,都昭示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这不再是简单的政绩,这是根基!

是謝乔用仁政与智慧,一点一滴浇筑起来的,足以让天下人向往的根基!

然而,身为一个顶级的谋略家,贾诩的目光很快就从这片繁华的表象,穿透到了其下潜藏的危机。

他转头看向阎忠,眼神變得锐利起来:孝先兄,民政如此,堪称典范。那么军备呢?

阎忠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他知道,这才是贾诩最关心的问题。他叹了口气,道:文和,随我来。

他带着贾诩,穿过城区,来到了城郭的军营和城防所在。

城墙高大坚固,箭楼、角楼、垛口一应俱全,守城的士卒精神饱满,盔甲兵刃都擦拭得锃亮,警惕地巡视着城外。

军营之内,校場上喊杀声震天,一队队士兵正在将官的带领下,进行着严苛的操练,他们的动作孔武有力,阵列整齐,显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

贾诩点了点头,这些士卒的精气神,遠胜他见过的任何一支军队,包括董卓的西涼铁骑。

但他的眉头,却越皱越緊。

孝先兄,我观此地兵馬,虽皆是精锐,但人數贾诩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整个军营,心中已有了大致的估算。

阎忠苦笑一声,坦然道:文和慧眼如炬。不瞒你说,我军常备之兵,不过五千人。加上你此次策反带来的三千牛辅余部,满打满算,全军上下,尚不足萬人。

不足萬人!

这个數字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贾诩心上,让他从方才那片繁华盛世的震撼中,瞬间清醒过来。

他的脸色沉了下去,声音也变得无比凝重:不足万人?孝先,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脚下这座繁华巨城,不过是一座没有坚固锁具的宝库!是一块放在饿狼嘴边的肥肉!

阎忠沉默了。贾诩所言,字字诛心,却也是他一直以来深藏心底的忧虑。

他叹道:文和,你的顾虑,我与主公又何尝不知?只是主公有主公的考量。扩军易,养军难。强征民夫入伍,固然能让兵力暴涨,但农田谁来耕种?工商谁来经营?我们这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恐怕会立刻被拖垮。到那时,兵无粮则散,民无食则乱,与那些残民以逞的诸侯,又有何异?

贾诩胸口剧烈起伏,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更明白,乱世之中,仁慈与富庶若无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只会成为催命的符咒!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目光變得无比坚定:不行!我必须立刻去见主公!此事,刻不容缓!

这不仅仅是作为军师祭酒的职责,更是他压抑了半生的抱负,在终于找到归宿后,绝不容许它有任何倾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