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乔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先生方才所言,虽未被皇甫公采纳,但在乔看来,却是洞悉时局的真知灼见。
阎忠眼神一凝,审视着谢乔:府君此言何意?
汉室倾颓,非一日之寒。阉宦当道,外戚专权,党锢之祸,黄巾之乱,桩桩件件,皆在动摇国本。谢乔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皇甫将军赤子忠心,然愚忠于将倾之厦,非智者所为。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与其坐视社稷崩坏,生灵涂炭,何如
她没有把话说完,但那未尽之意,与阎忠刚才对皇甫嵩所言,如出一辙。
阎忠震惊地看着谢乔,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女国相,竟然也有如此离经叛道的心思,而且胆子比他更大,直接向他这个刚刚失言的人挑明。
府君阎忠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谢乔微微一笑,目光灼灼:先生有匡世之才,安天下之志,何必因一次受挫便心灰意冷?乔虽不才,忝为梁国相,亦有心澄清宇内,再造乾坤。若先生不弃,愿与乔共谋大事,乔必以师礼待之!
这番话,比刚才招揽刘备时更加恳切,也更加直白。
她看中了阎忠的智谋和眼光,而他恰恰也出现在了系统的可招募角色中。
阎忠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他看着谢乔,此人身上似乎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度,既有看透世事的冷静,又有敢于行动的魄力。
或许,追随她,比劝说皇甫嵩更有希望?
短暂的沉默后,阎忠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对着谢乔
郑重一拜:忠,鼠目寸光,险些错过明主!愿效绵薄之力,助府君以成大业!
几乎在阎忠话音落下的瞬间,谢乔的系统面板上,[阎忠]出现在了角色列表中,系统给定的标签是[谋才]。
他竟然还有一项技能[奇谋lv1]:30%概率提出石破天惊的非常之谋。
又一位文官入手!虽然忠诚度还有待提升,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获。
先生快快请起!谢乔连忙扶起阎忠,有先生相助,大事可期!
与皇甫嵩正式告别后,谢乔立刻做出安排。她命令梁汾,带领新招募的刘关张三人,以及大部分西凉骑兵,即刻拔营启程,南下梁国。
而她自己,则带着极支辽及少数亲卫,偷偷离队,潜入了广宗城。确认四周无人后,她最后一个踏入了巨树前的端口,关闭了两地之间的空间隧洞。
河北境内,还有南和县的端口用以接引流民,那里也更为隐蔽。
下一刻,谢乔已然置身于玉门关外。
她来不及感慨数以万计的新增人口,旋即开始筹谋,通过之前设置在长城内的端口,前往荥阳救张宝的囚车。
囚车自冀州去雒阳,虎牢关是必经之路。
-----------------------
作者有话说:[1]引自《九州春秋》
第74章
囚车辘辘,自冀州启程,渡过浑浊的黄河,一路向西,朝着帝都雒阳颠簸而去。
车轮碾过泥泞,也碾过張寶心中残存的微光。
他被粗铁链锁着,囚于狭窄的木笼之內,脊背却挺得笔直,下颌高抬,目光直视前方,不去看沿途那些投来憎恶目光的百姓。
石块、烂泥、秽物,不时砸在囚车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押解的军士懒得呵斥,只是麻木地前行。
張寶对这一切置若罔闻,也对自己黯淡无光的未来无所畏惧。
横竖不过一死。
他从未真正相信过兄长口中那个虚无缥缈的黄天,所谓太平盛世,更像是一场宏大的梦呓。
他只是不明白,三弟張梁究竟是被何种障眼法所蒙蔽,竟深信不疑。只希望那些追隨太平道,前往了所谓净土的信徒们,真能吃饱穿暖,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
太平道地公将军張寶被擒,将押赴雒阳處决的消息,如风一般传遍天下,引发震动。
远在雒阳的灵帝早已按捺不住兴奋,下令在城中设下高台,准备亲自观刑,以儆效尤,彰显汉家天威。
消息传至激戰正烈的南阳戰场,黄巾军士人心浮动,在朱儁部的猛攻下,军容愈发不堪。
而押解张寶的囚车在路途之上,并非全无波澜。
零星的黄巾残部,怀着螳臂当车的勇气,试图冲击官兵队伍,营救他们的地公将军。
然而,面对押解队伍的重兵守卫,这些尝试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留下的只有更多地上的尸体和更浓的血腥味。
车队一路西行,穿州过县,终于抵达了虎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