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夜莺与神明[破鏡重圓] > 夜莺与神明[破鏡重圓] 第63节

夜莺与神明[破鏡重圓] 第63节(2 / 2)

本想说“我又可以为所欲为了”。

想用一种最叛逆、最不在乎的姿态来掩饰自己即将要碎裂的心。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他又要远渡它国,去到她暂时还无法抵达的远方,中间隔着一整个太平洋……

失落之际,程明笃的声音续上,带着坚定和全然的信赖。

“语莺,你此后的每一天,都是为了你自己……”

这一次,你应该不会再度堕落了。

叶语莺始终低着头,看不出她对这句话的态度。

“……”她张了张嘴,所有翻涌的情绪都梗在喉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隔着身高差,程明笃看着她有些泛红但是又带着倔强神气的模样,原本只打算言尽于此,却在目睹这复杂又澄澈的目光后,眼神闪烁了几分。

当她难得像一只等着被人救回家的小狗一样,带着希望又不敢有所动作地小心翼翼望着自己的时候……

她似乎在等待着安慰。

程明笃眸光一闪,伸出手,宽大的手掌带着一丝凉意,却又无比轻柔地,覆在了她的头顶上,像安抚一只被淋湿的可怜小狗一样,轻轻地揉了揉。

“好了,”他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温度,极淡,却足以将她包裹,“很晚了,去睡吧。”

叶语莺趴在床头,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房间里,犹豫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头顶,似乎想确认那里是否还残留着他真实的温度。

但是那温度早已消逝,只有她的脑子记住了。

她忽然感到下巴一凉,抬手一抹,全是不知道何时流下的泪水。

她以为自己为他即将的远行而哭,也为那份刚刚萌芽却又必须被深埋心底的情感而哭。

但更多的是,为他最后那句话而哭。

“你此后的每一天,都是为了你自己……”

是的,为了我自己。

叶语莺在泪眼模糊中,缓缓抬起头,望向夜空中那轮清冷的明月。

她人生中第一次感到如此清晰的孤独,但是她又深知这是自己走出困境唯一的路。

那天之后,叶语莺的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训练,学习,两点一线。

程明笃在为远行做准备,她每天参加训练和上课早出晚归。

分明还没有分别,但是都好像已经提前适应了分别。

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心态,她甚至不敢问具体是几点的飞机。

她不再为自己是个运动新手而惶惶不安,只是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备战中。

杨老师最终在比赛前三天,让她在这次决赛中穿上它,她和钉鞋几乎没有磨合期,穿上它之后,虽然内心还未来得及适应,但是脚却提前适应了。

当她蹬下起跑器,身体向前冲出的那一刹那,叶语莺感觉自己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背后猛地推了一把。

那种无与伦比的抓地力,让她之前为了弥补劣势而额外付出的那些肢体力量,此刻都百分之百地转化成了向前的、无可阻挡的推进力。

200米的终点线,几乎是眨眼间就到了。

当杨老师按下秒表,看着上面定格的那个数字时,她这位见惯了风浪的前省队运动员,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个成绩,比叶语莺之前穿着普通跑鞋跑出的最好成绩,快了将近1.5秒。

对于短跑运动来说,这是一个天堑般的差距。

杨老师表面不露声色,继续如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帮她训练,她倾尽所能,帮助叶语莺适应新的装备。

比赛前一天,直到夕阳西下,将整个体育场镀上一层温暖的橙红色,叶语莺背着包,身影被拉得长长的,离开了体育场。

另一个学校的短跑教练,姓李,是杨老师相熟多年的老朋友,他一直在场边观摩了许久,这时才慢悠悠地走了上来。

李教练看着叶语莺远去的、步伐轻快的背影,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惊叹与欣赏,若有所思地开口:

“老杨,你从哪儿挖来的苗子。她这双腿,简直是为田径运动而生的……”

他咂了咂嘴,用更专业的眼光剖析道:“跟腱清晰又长,天生的弹簧腿。踝关节力量和弹性更是顶级……没发现吗?她穿着钉鞋蹬地的时候,那一下几乎没有能量损耗,力量传递得特别顺畅。”

“还有跑感,那双钉鞋,她才穿了三天,就已经像是长在她脚上一样,人鞋合一了。这东西……是教不出来的,纯粹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顶级天赋啊。”

杨老师没有说话,只是开口问了句“带烟了吗”?

李教练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给两人点上。

她深吸了一口,吐出的烟雾在微凉的晚风中迅速散去,侧脸在烟雾缭绕中,神情有些复杂,有欣慰,也有着一丝旁人不易察觉的、深藏的忧虑。

李教练看她不语,又往前凑了凑,语气里带着几分确信不疑的激动:“杨老师,你这学生,怕不是真的要实现点什么。”

杨老师弹了弹烟灰,目光望向远处已经暗下来的天空,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过来人的平静与沧桑:“路还长着呢。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了。”

李教练却不以为然:“怎么会早?以她今天测试跑出的这个成绩,明天市决赛的冠军几乎是囊中之物。下个月的省中学生运动会,她绝对有实力去搅局,甚至直接冲着金牌去!一旦拿到省冠军,年底的‘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就稳了。”

“我们都多少年没见过这种学生了,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国内顶尖大学的校门。这是多少练体育的孩子梦寐以求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