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玩了一手的好政治,简直了,那水平都赶得上曾司令。
而现在呢,她竟然又在认真的讨论农业,搞增产?
……
赵凌成也怕捂到妞妞,敞着大衣。
他时不时还得贴脸嗅一嗅,看小家伙有没有发烧。
他了解老爷子,曾经也跟厌恶陈棉棉一样,厌恶老爷子骨子里的劣根性。
现在也一样,他无法理解老爷子的扣搜和节省,以及爱吃苦。
但他肘上老爷子的腰,轻声说:“你不是想大西北的老百姓从此不挨饿,吃白馍吗,棉棉她,我觉得她能做到。”
第49章皮带
东北有苏联威慑,南海老蒋蠢蠢欲动,西南又交通不便。
大西北,它承托着国家最重要的军工产业。
核弹,飞机大炮,乃至正在研发中的航天卫星都在这儿。
几十万名从全国各地来的军工人和家属,就需要农业来保障他们的食物。
而贫脊的大西北,千百年来都是靠天吃饭,又如何养活那么多人?
赵军不是农业专家,也不懂要怎么才能抗旱增产。
曾经的农业部长俞老,如果不是劳改种了几年地,他也不懂。
但等他终于熟悉了西北的气候和环境,知道该怎么做时,他又没机会了。
陈棉棉给了他实践的机会,就在此刻。
他跪在地上,对着一盏小油灯,正在讲自己的种植规划。
他说:“小麦是主粮,最重要了,咱们不但要专门的抗旱品种,还不能像原来,领导干部为了偷懒就只种一个品种,山地平原需要分品种,平原保产量,开荒山地来增量,玉米也不能只种饲料玉米,农民太苦啦,不能叫他们再天天吃猪食。”
陈棉棉点头:“好,我记。”
俞老又说:“果瓜要套种,山地要植果树,增产的同时还能减缓地质灾害。”
陈棉棉啧口气:“俞老,您好专业,好厉害啊。”
俞老讪笑:“全是这几年种地攒的经验。”
赵军正听的出神,勤务兵拿来凳子,赵凌成肘着老爷子坐下来。
赵凌成还有别的事要干,就先一步离开了。
赵军是真没想到,俞老的变化能那么大,提的建议能那么好。
种果树以减缓地质灾害,可太妙了。
陈棉棉又问祁嘉礼:“祁老,关于水利工程呢?”
曾经祁嘉礼最反对水利工程的,他觉得那简直就是胡扯蛋。
但当时他并不知道,西北要旱起来会半年不下一场雨,干的大地能冒烟呀。
他攥起拳头说:“钢厂需要尽早启动农机生产线,生产大型挖掘类机械,帮助农民开挖水利设施,咱们要让祁连山的雪水,一滴都流不出大西北!”
还有钢厂的老工程师,江老,他手指一掐:“只要苦一苦钢铁工人,两年内大型机械就能生产出来,可我从苏联专家那儿偷的图纸,我怕红小兵们会烧了它。”
赵军也担心这个,红小兵,那是一股无法控制的力量。
他们太小了,不懂事,就只会搞破坏。
陈棉棉停笔:“红小兵就不必怕了,我能搞定他们。”
邱梅,即将走马上任,要成为邱书记了。
她儿子最近也忙着捉瞎瞎,说起陈棉棉,虽然都没见过面,但是喊叫姐姐的。
她笑着说:“咱泉城的红小兵,墙都不服,就服小陈。”
抛开各种偏见和争执,这帮老右派们,对陈棉棉居然比亲孙女还要亲。
祁嘉礼笑着说:“谁敢不服小陈,老子打到他服。”
陈棉棉给他们的承诺其实很单薄,她说:“只要能干好,咱们顿顿吃油馍羊肉。”
如果俞老还是部长,江老还是工程师,祁嘉礼还是军司令。
他们都是地主出身,谁会稀罕一张油馍?
但现在他们个个摩拳擦掌,祁嘉礼还在吞口水:“真想吃油馍,吃羊肉啊。”
陈棉棉掏兜:“今晚我掏肉票,请大家吃羊肉。”
邱主任抢着说:“别,我来请。”
她才发现这帮牛鬼蛇神居然个个是高人,必须请吃羊肉,由她来请。
祁嘉礼是真变了,他说:“搞点羊油就行,我们吃饭的时候,偶尔添一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