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巅峰学霸 > 巅峰学霸 第157节

巅峰学霸 第157节(2 / 2)

依然是用「滚」结束了对话。

乔喻很想告诉余伟这厮不要以为有几个臭钱就能在未来的大数学家面前摆谱。但想了想自己的银行卡余额,还是作罢了。人跟人终究是不能比的。

他还在考虑著怎么在两年里从学校好几笔论文奖金的时候,人家成年礼拿到的现金竟然是以千万为单位的。当然,不过是0.4个小目标,如果是在网络上,那简直不值一提。说不定还会被讽刺为穷逼。

但乔喻认为这绝对不是小钱,因为他真的自己赚过钱。

如果按他以往在网吧里给大哥提供情绪价值的方法去赚的话,就算平均一位大哥愿意贡献两万,工作室要分一万,他只能得一万。意味著他要服务四千位大哥,才能赚这么多。按照平均每个月工作室能派给他三单,也就是月入三万计算,他需要大概1333个月才能赚够四千万,也就是大概需要干够111年。

但实际上还不能存下这么多。

毕竟人要活一个多世纪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衣食住行病,样样得花钱。

本来乔喻还打算出门溜达一圈,但跟余伟聊完了之后,突然觉得他不能懈怠了。

能在三个儿子成年后,成年礼随手给出总金额破亿的家庭,资产怎么样大概也得几十亿起步。人家富二代都这么努力,还要学习奥数,去参加imo,他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实在没有资格懈怠。毕竟钱不用,并不会凭空消失,哪怕只是丢在银行里贬值,那也还是钱,价值依然在那里。

但才华不用,就没有任何价值。

套用老好人的话说,余伟不过是个区区富二代而已,最多也就是只能在他面前瑟到成年了,他可是要当富一代的男人!于是乔喻拿起了丢在书桌上那本从图书馆借来之后好久没看的《principlesofalgebraicgeometry》。

这周开始,要继续给田导跟袁老发读书心得了。

另外不能光顾著老李那边的课题,田导给他布置的课题也得接著往下做。起码要在去参加imo之前,给田导一个过得去的随机素数模型。

想到这里,乔喻突然觉得一阵头大。

刚刚还觉得最近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但这么一想,他最近的任务其实还是很重!但没办法,这是他的责任。

有人生在罗马,他能怎么办?只能靠努力才能未来骑在罗马头上耀武扬威了。

第128章这比我亲孙子更亲!

华夏,华清大学,秋斋。

袁正心正在办公室里审批英才班的规划。老人读的很慢,各项细节查看的很仔细,还要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最大化。

老人与共和国同岁。从当年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走出来有多艰难可想而知,更别提当年袁老幼时家境贫寒。

寒门学子想要出人头地,难度可想而知。

可以说真就是靠著过人的天赋,跟远超常人的努力,才拥有了今天的地位。

幼时的经历也造就了老人路为执拗的性子,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跟新时代更愿意彰显个性的年轻人们想法往往格格不入,甚至已让人觉得古板,所以很多时候会传出一些让人诟病的举措跟规定。

其实老人想做的只是告诉所有的年轻人,建设国家不是只有愤世嫉俗就够了,现在的90后00后才是华夏数学界的希望!让华夏数学赶超世界,已经寄托在两代人的身上。

年轻人更不能眼睁睁的看著国家的数学在世界上还处于落后的境地,华夏正走在国力不断上升的路上,而数学想要跟进国家发展的脚步,就必须要像前辈那样,努力学习,辛勤奋斗,才可能让华夏数学界在世界领域都有发言权!

其实如果考虑到老人已经76岁高龄,还坚持在数学教育第一线,就足以让人赞叹。能做到这一点的,古往今来,也没几个人。毕竟这是真需要非凡的热情和毅力。

老人正思考著是否需要去年的反馈,对今年英才班的课程进行些微调,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随后敲门声响起,老人随手摘下眼镜,扬声说:「请进。」

办公室门被推开,李立行走进了老人的办公室。

挂了罗纳德的视频之后,李立行本想直接跟袁老打个电话,通知一声。但思考一番后,还是决定亲自来一趟。有些事情当面表达感谢,更能显出诚意,

「李教授来了,坐,喝茶吗?」袁正心看到是李立行,站了起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李立行连忙上前两步,说道:「袁老,您坐著,不用管我。说实话,我就是专程来感谢您的。感谢完您嘞,我还得赶紧回去,做下阶段的规划,晚上开组会的时候跟大家商量。」

「感谢我?」老人有些疑惑。

定理!

李立行立刻开口解释道:「当然得感谢您。如果不是您推荐乔喻加入我们这个大课题组,我们可能还会被那个问题困扰。实际上,今天乔喻成功证明了一个困扰我们课题组长达半年的

的。」

而且我刚与罗纳德教授对乔喻的证明进行了推导,我们一致认为乔喻的证明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罗纳德教授还让我跟您道歉来著,他之前认为您推荐乔喻加入我们的课题组是有私心

袁正心看著李立行,思考了片刻,笑了,说道:「其实罗纳德说的没错,我当时介绍乔喻加入你们的课题组本就是有私心的。想让他跟你们一起见见世面,了解国际课题合作研究的方式。

我虽然有期望他进入课题组能有所建树,但还真没想过,他能做到这种程度。李教授,你应该不是帮著乔喻做出些成绩来哄我开心的吧?”

李立行扯了扯嘴角,苦笑起来:「袁老,这次您就真想多了。说实话,如果是我想这么做,也不会挑这个时候。这么短时间,我怀疑他连我给的那些资料都还没看完呢。

而且这段时间他跟我们几乎没有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任何交流,组会的时候倒是提出过一些观点,但大都是之前我们已经尝试过的办法。今天我的邮箱里还是第一次收到他发的邮件。就是这个命题的证明过程。」

袁正心神色变得严肃,说道:「还真是他独立把你们最近遇到的问题解决了?有没有原稿,我看看。」李立行早就预料到了老人肯定会提这个要求,也早有准备。

直接将手里提著的包放到了老人的办公桌上,从中拿出了一叠稿纸,上面还有一张列印纸,然后一起递给了袁正心:「列印件是乔喻的证明过程,他只提供了一个思路,很简略。这些稿纸是刚刚我跟罗纳德教授一起补充完整的。」

「要不你先坐会?」

「不了,不了,您先看著,我真还要去忙。下午我还打算让那几个不成器的学生也来看看乔喻的证明。哎,都是学生,这差距也太大了。」

一向主张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袁正心听到这句话,很反常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说了句:「哈哈,也不能对学生们太过苛责了。像乔喻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哎....我明白,但没办法啊!每个时代出现了一个天才之后,其他数学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怎么跟得上天才的脚步?」李立行感慨道。

当年数学家彼得舒尔茨24岁的时候就成为了波恩大学w3级教授,30岁就拿到了菲尔兹奖,让多少西方搞数学的钦羡不已?现在身边就出现了一个有这种潜力的学生,算是理解了那种感受。

李立行甚至怀疑乔喻都不需要24岁,也许成年之后就能被燕北那边直接给正教授的职称,还没谁能有怪话说。

一篇独立完成的论文已经确定要发表在上,另有一篇已经投稿给了,以几何朗兰兹猜想的影响力跟乔喻那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李立行觉得论文大概率肯定是能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