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巅峰学霸 > 巅峰学霸 第73节

巅峰学霸 第73节(1 / 2)

当然最重要的是,以这位大佬的江湖地位,也不会觊觎乔喻的这篇论文就是了。

将论文转发给田言真之后,薛松又在电脑上调出工具,把乔喻的论文转化为了pdf格式,但并没有投递。

虽然两人都知道他把论文发过去的真实目的,但既然已经求人家指点了,再对面大佬回消息之前,论文最好还是先不发。

一个基本的礼貌问题。

主要是也不急于这一天两天的。

马上就国庆了,幸运的是,除了对面的驻华单位外,国外那些期刊编辑社不过华夏的国庆节。

……

华夏,星城,星铁一中。

时间倒回大概十分钟前,乔喻听着电话里的忙音发了好一阵呆。

帮师兄修改论文?还要给出审核意见?这个师兄的称呼怎么就强加在他头上了?

好吧,虽然乔喻的确没当过老师,但根据常理,这难道不是导师的任务?

而且那篇论文有修改的必要吗?明明应该直接重写吧?

乔喻很想据理力争,但老薛那边直接把电话挂了,完全不给他发挥的机会。

这就很不讲道理了。

要知道他的理由可是很充分。

众所周知,法理上未成年人是不能打童工的,那些游戏工作室这块都卡的很死。

理论上说,审核论文也是一份工作,所以这难道不算是雇佣童工么?老薛是不是忘记他还没成年了?

再说了,垃圾就应该被丢进垃圾桶,丢给他算怎么个事儿?

他又不是开垃圾回收中心的?

气抖冷!

总之,这事儿槽点太多,让乔喻连打篮球都没了心情,随口跟队友打了声招呼,然后跑到教学楼的厕所里洗了把脸,就跑回了自己的自习室。

之前论文已经被他删了,还好邮箱附件里的原稿没删,乔喻又给重新下载到了电脑上。

这次他不再是朝圣,而是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篇师兄的论文。

就这?还是所谓的师兄?之前还对这位秦师兄有些感恩的心,此刻瞬间没了。

脑子里瞬间冒出一堆极为尖锐的问题。

都读研究生了,这论文写的怎么连高中生都不如?一大把年纪都喂了狗吧?这大学到底都学了些啥?研究生考试是怎么过的国家线?复试又是怎么过的?老薛是不是饿了?什么学生都收?

完了,这下是更看不进去了,连摘要跟引言都写成了一坨,这哪里是让他修改?是让他帮着重写吧!

真的,就看了这么一小会儿,乔喻感觉肚子都看饿了。

只能说审核这种论文,太需要能量了。

算了,先吃饭去!

拿起饭卡朝着食堂冲锋的时候,乔喻脑子里已经打定了主意。

改是不可能认真改的,否则那跟重写一遍有什么区别,他最多把个人感觉有问题的地方全部提出来,然后随便给点评审意见,就原路给丢回去。

开什么玩笑?他还是个孩子!

是的,只要没到十八岁,就算全世界都不把他当一个孩子了,乔喻觉得他也有必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看待!有句话说的好:出门在外,身份可都是自己给的!

感谢雪路枫情的打赏鼓励!

第88章大佬的注意力

京城,燕北大学校园内的京城国际数学中心,收到薛松转发的邮件后,田言真看了眼时间。

已经是下午五点二十了。

不过也还早。离吃饭还有一个小时,正好今天没什么事,田言真便顺手把乔喻的论文下载到电脑上,然后打印了出来。

田言真其实一直都对薛松有印象。毕竟他曾经也是普林斯顿的教授,回到华夏之后在燕北大学担任过副校长,当时主要负责的就是外事方面的工作。

所以一直跟普林斯顿的许多数学教授都保持着联系。其中也包括薛松的导师朱尔·巴尔加瓦。

薛松回国的时候,朱尔·巴尔加瓦还跟田言真聊起过他这个学生。

薛松导师对他的评价并不算特别高,但也不低。大概也就是中规中矩的样子,这才是当时他会给薛松留下一个私人号码的原因,刚刚也愿意听薛松说那么多的原因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人之间还有点小渊源。而且鉴于朱尔·巴尔加瓦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哪怕只是个普通的评价,也足以说明薛松起码是个人才。

不过田言真还真没想到薛松打给他的第一个电话会是为了那个乔喻。

也正如薛松判断的那样,乔喻还真不算已经被正式纳入了这些顶级大佬的视线。

竞赛厉害,的确代表了有数学方面的天赋。但能不能坚持下来,能不能在学术方向上有发展,还真不好说。

大佬们这辈子见识过的年轻天才太多了,比如每年的imo都能筛选出一批来。

但真正在数学上有所建树的,微乎其微。像彼得·舒尔茨那样惊才绝艳的数学天才,西方这么多年也就出了那么一个。而且即便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拿到了几乎所有的数学奖项,但彼得·舒尔茨也还没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