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巅峰学霸 > 巅峰学霸 第56节

巅峰学霸 第56节(2 / 2)

一个未被广泛论证的观点都能争成这样,你这种属于直接可以出成绩的论文,你觉得会不会有人觊觎?”

薛松的回答让乔喻只觉得叹为观止。

老好人口中的教授好像都是好人来着,但听这位薛教授的说法,似乎并不是这样?

不过说起来,薛松的回答似乎更符合他对人的认知,于是立刻认真的答道:“我明白了。”

“嗯,明白就好了,这个事情可以等会谈。我打这个电话是为了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对面开门见山的问道,打了乔喻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只能诚实的答道:“其实我也还没想好。”

“行吧,那我问得更具体点,你打算出国吗?”

这次乔喻回答的很坚决:“不打算,我要在国内照顾我妈呢。”

“那你未来就是在华清跟燕北之间选择了,你打算去哪所?”

乔喻犹豫了一番,然后问道:“嗯……这个我其实也还在犹豫,那个,您觉得我能跟这两所大学谈谈条件什么的吗?比如奖学金什么的?”

“是谁告诉你有资本可以跟大学谈条件的?”

乔喻有些茫然,反问道:“不能的吗?”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如果你只有一个小里巴巴数学竞赛的金牌,还真不太够。”

乔喻追问道:“那如果我还能拿到imo的金牌呢?”

“等会挂了电话,你去查一下2005年代表华夏参加imo的成员名单跟成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有一个叫张斌的,当年他是华夏队唯二的满分金牌之一。

当时他告诉我,华清跟燕北大学的确都联系过他,不过也就是浅浅的问了一句有没有去他们那里的意向。在他表示要考虑后,就没下文了,人家甚至没联系过他第二次。

明白了吗?别被外界那些乱七八糟的新闻骗了,都是给家长打鸡血的需要而已。起码在华夏国内,所谓高考状元对于华清跟燕北来说,其实跟地里的大白菜没什么区别。

如果高考状元去了别的学校倒的确可能被高看一眼。现实是高中老师眼中那些宝贵的尖子生,在华夏顶级大学教授的眼里也就是平平常常的渣,懂了吧?”

感谢感谢日月同辉3768、书友20180502233628331的打赏鼓励!

第76章一通改变认知的电话(下)

薛松电话里说的这一切,让乔喻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的确都太简单了。

当然,这些都跟兰杰之前跟他说的话有关。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好人的确没当过大学教授,所以有些认知偏差似乎是正常的,毕竟高中跟大学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而电话另一边,薛松依然在孜孜不倦的解释着。

“以我们余江大学为例,招生工作都是直接承包给各个院系的。比如我们数学系今年就负责东山省的招生工作。安排去做招生工作的教授,你觉得会给招生办面子?别傻了!

华清、燕北的招生我虽然没研究过,但应该也大差不差。换句话说负责去招生的老师很可能本来就是以前的高考状元,甚至曾经的竞赛王者,你觉得他会把所谓市状元、省状元放在眼里吗?”

乔喻认真的听着,毕竟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初中生、甚至可以说是一般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的信息,从这一点上来说,薛松是真的在无偿分享了,不管他是为了什么。

“所以我让你在没进大学之前,就以一作的身份完成一篇至少能在一区前5%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那又不一样了。不过我让你这么做,并不是让你去跟华清、燕北就奖学金这种破事讲条件。

而是让你有资格挑一位院士当导师,最好还是那种已经近些年不再收学生的资深院士。这点对你很重要,因为你在学术层面不需要有太多的指导,只要有人能帮你扛事,让你能在学生阶段安心做科研就够了。

别以为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就因为嫉妒人家成果,往人家实验室里掺水这种事你能想象吗?有了这样一位导师,起码你在做研究的时候不会碰到这些烂事。

资深院士看重面子,而且为了关门弟子是真能豁出去且说话是真有用的,要知道你的师兄师姐们大都也已经在学术界出人头地了,他们都将是你的助力。

一篇一区的论文,或许在他们看来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刚升入高中阶段就能独立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一区论文,还能同时拿到imo跟小里巴巴竞赛金牌的学生就不一样了。

这么说吧,当年我的情况跟你其实差不多,所以我去普林斯顿早早就确定了一位知名的数学导师,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啊?资深院士导师啊?那个,余江大学数学系有资深院士吗?”乔喻忍不住问了句。

“有院士,但没有资深院士。而且余江大学抗不了什么事,你别来。”

这说实话,薛松这番话是真让乔喻很意外。

他本以为这位薛教授今天跟他说这么多,最后的目的还是会转到去余江大学去跟他学习,但这一句彻底断绝了这种可能。

乔喻以前也在上网查过,起码在华夏,院士已经是学术界最高荣誉了。

至于院士中的资深院士……那大概就属于boss中的顶级boss吧?

总之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这个话题似乎有些远了。

但很快,薛松的话便让乔喻意识到,这其实是他一年后就要面临的问题。

“总之首选资深院士导师。所以现在不管谁联系你,你都不用理会,安静的准备你的竞赛跟论文。然后发表论文,拿到imo金牌,再去跟华清或者燕北签本硕博连读协议。

签署这个协议的时候是可以直接确定导师的,不要去计较其他细枝末节的条件,到了那个时候哪家愿意签你的导师在学术界话语权更强、更合适你,你就选择哪家。

听了这番话,乔喻很真心的说了句:“谢谢你,薛教授。”

“你先别谢我,我帮你规划这么多也是有条件的。你的第一篇论文,你是一作,通讯作者写我的名字,联系单位也要写余江大学。你有没有问题?”

乔喻立刻答道:“没问题!”

这是真没问题,虽然他不太懂论文,但回星城的车上,兰杰跟他聊过一些。

一般学生发论文,通讯作者写导师是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