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帝妻[重生] > 第374章

第374章(1 / 2)

坐在稍远处看书习字的于颂,闻言抬起眼,目光在于红英嘟起的脸颊上停留一瞬,又轻轻扫过荀兰沉静的侧颜。

这半年以来的朝夕相对,少女低眉顺眼的温婉,骨子里未泯的坚韧,以及偶尔谈及诗书时眼中乍现的光彩,都如细雨润物,悄然渗入他少年心扉。

他放下书卷,语气温和地对于红英道:技多不压身,六妹妹慢慢学便是。心浮气躁,反而事倍功半。

他的声音清朗,带着这个年纪少有的沉稳。荀兰听着,穿针引线的手微微一顿,并未抬头,耳根却悄悄染上一抹极淡的绯色。

于红英哦了一声,注意力很快又被窗外飞过的蝴蝶吸引,丢下针线跑到窗边去看,那方未完成的帕子被她忘在了绣架上。荀兰看着那团杰作,无奈地摇摇头,唇角却含着一丝纵容的笑意,默默地将它收好,准备得空时帮她改改。

这般平静的日常,终于在年关前夕被彻底打破。

夜晚北风呼啸,菡萏院正房内的争吵声甚至盖过了狂妄的风声,隐隐传到院中。于红英被随侍早早哄着上了榻,她睁着眼睛,竖起耳朵听于严氏激动尖锐的哭诉和忠义侯压抑着怒火的低斥。

侯爷!您这是要将我们满府上下都拖入地狱啊!那荀兰是什么身份?是满门抄斩的余孽!周太后势大垂帘听政!您留着她在府中,是生怕刀斧落不下来吗?红英还小,她日日往清玉院跑,若被外人知晓,我们忠义侯府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住口!忠义侯十分烦躁地怒斥:荀公于我有点化之恩,如今他蒙冤,血脉仅存一线,我岂能坐视不理?府中一切我已安排妥当,身契籍契皆是清白,只要管好你的嘴,谁能查到?

安排?怎么安排?颂哥儿年纪渐长,那荀兰也一日大似一日,男女有别,同住一院,成何体统?将来若传出什么闲话,侯府颜面何存?我我真是没法子了!红英是我的命根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被拖累或是你把她送去别的院子!

够了!此事我意已决,你无需再多言!管好你自己便是!

接着是瓷器碎裂的刺耳声响,以及于严氏绝望的呜咽。

于红英蜷缩在被子里,小手紧紧捂住了耳朵。她不是不懂什么党争,什么抄家,只是不明白阿娘为何那般狠心,又为她去寻荀兰姐姐的事情跟阿爹吵得很凶,阿娘哭得很伤心。她心里害怕,又有些埋怨阿娘小题大做,明明荀兰姐姐已经好好在侯府藏了半年,什么事儿都没出。

翌日,菡萏院异常安静。

于严氏没有像往常一样来督促于红英用早膳,于红英当她是被忠义侯说服了,便吃的很舒心,过完早就要去于严氏那里温书,随侍的神色却有些异样,只轻声说:小姐不必去娘子那里了。

于红英不解道:每日晨起都去的啊,今日怎么又不用去了?

随侍道:娘子心绪不佳,说是回青州老家的道观静静心,一早就动身了。

于红英愣住了。

青州?那么远?她心里空落落的,虽然平日觉得于严氏唠叨管束多,可骤然听闻于严氏离家远行,一股莫名的委屈和慌乱还是涌了上来。

忠义侯府上下对此事讳莫如深。

下人们噤若寒蝉,只道是严姨娘与侯爷争执后,负气离家。唯有少数几个心腹知晓,那日清晨,侯爷踹开严姨娘反锁的房门时,看到的已是悬在梁上气息全无的冰冷躯体。

妆台上,留着一封字迹潦草的绝笔,字字泣血似的,不求侯爷念旧情,只求他看在多年相伴和女儿红英像他秉性的份上,将于红英记入早已故去的侯夫人名下,给她一个嫡女的身份,让她将来能多些依仗。她自己,她自己便是庶女,被纳入侯府当妾也非自愿,这些年与侯爷相看两厌,也着实倦了

忠义侯攥着那封遗书,良久沉默。

他心中有无力,有懊悔,亦有几分被逼迫的恼怒。可他为了侯府声誉,也为了不影响年幼的于红英,只能下令严密封锁住消息,对外只宣称严姨娘离家修行,并迅速处理了后事。他甚至刻意疏远菡萏院,减少与于红英的接触,生怕在她面前露出破绽。

于是,在于红英的世界里,于严氏只是去了很远很远的道观,归期未定。

母亲离开后的几日,于红英着实是蔫了一阵。

菡萏院没了严娘子管束,阿爹也忙于公务鲜少来看她,一下子空荡冷清得让她不适。她更加频繁地往清玉院跑,仿佛只有在那里,在五哥和荀兰姐姐身边,才能找到一丝温暖和安定。

这日午后,天气晴好,云朵像一团团白嫩柔软的棉花。

于红英心情也跟着好了些,带着随侍又踏进了清玉院的院门。